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平菇幼菇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7-05-19
    【核心提示】:  在平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不当或灾害性天气等原因,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
      在平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不当或灾害性天气等原因,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床面的小菇成批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对此,笔者做了大量的观察研究,总结了死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1 连续高温 在北方地区的秋菇生产中,温度由高到低,适于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但有时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正值二、三潮菇生长之际,突然出现25℃以上的高温,若不能及时采取防高温措施,温度在22℃以上连续几天,菇床上的小菇就会出现死亡现象,尤其是如钮扣大小的幼菇会发黄、枯萎、死亡。在春季,菇房温度连续几天超过21℃,如果菇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CO2浓度过高,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发,也会使大批小菇死亡。这是因为菇房温度过高不适于子实体生长发育,但适宜菌丝体的生长,在高温下,已形成的子实体其营养会到流给菌丝,小菇则因缺乏营养而枯萎死亡。为防止高温死菇,要注意天气预报,当高温出现时,菇床立即停止喷水,多开门窗,加强通风,以增加室内新鲜空气,提高平菇生活力;同时采取降温措施,使之不超过21℃,减少死菇。 
      2 培养料pH值不适 平菇生长培养料适宜的pH值以偏碱为宜,偏酸或碱性过大均易死菇。若偏酸(pH值在5以下)菇蕾呈褐色,可用0.1%浓度的石灰水、草木灰调pH7.5;培养料若偏碱(pH值在8以上),小菇蕾呈黄色,可用0.1%的过磷酸钙液调pH到7.3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