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状耳盘菌 Cordierites frondosa(Kobayasi)Korf
子囊盘宽 1.5~3 cm,花瓣状、盘形或浅杯形,边缘波 状。子实层表面近光滑。囊盘被有褶皱,黑褐色至黑色,由多片叶状瓣片 组成,干后墨黑色,脆而坚硬。具短柄或不具柄。子囊 43~48×3~5 μm,细 长,棒形。子囊孢子 5.5~7×1~1.5 μm,稍弯曲,近短柱形,无色,平滑。
生境:夏秋季生于阔叶树倒木或腐木上。
分布:东北和华中地区。
毒性:有毒。此种极似木耳,木耳产区多发生误食中毒。中毒症 状同胶陀螺菌,表现为日光过敏性皮炎。
叶状耳盘菌,又称暗皮皿菌、毒木耳。外观形态、色泽、生态习性及发生季节与黑木耳、胶陀螺(拱嘴蘑)Bulgaria inquinans (Pers.) Fr.极为相似,常发生在腐木或者人工栽培的段木上生长,主要分布于湖南、广西、陕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中毒潜伏期较长,最快食后3 h发病,一般在1~2天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日晒伤”样红、肿、热、刺痒、灼痛、发痒难忍。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图文内容版权归图力古尔所有,若需转载需经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