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防平菇子实体发黄 提高精品菇率


    【发布日期】:2017-11-01  【来源】:北方蔬菜报
    【核心提示】:  平菇生产中,经常出现菇片发黄甚至子实体着生黄斑的情况,严重影响平菇的品质和产量,不少菇农为此非常头疼,喷洒了不少杀菌
      平菇生产中,经常出现菇片发黄甚至子实体着生黄斑的情况,严重影响平菇的品质和产量,不少菇农为此非常头疼,喷洒了不少杀菌剂效果也不好。我种植平菇多年,认为这种现象多是操作管理不当引起的,单纯喷药防治效果不好,菇农应该重点从菇棚通风管理和温湿度调控两方面入手再配合喷药防治效果才好。
      通风要合理。出现平菇子实体发黄的菇棚大都存在着通风不良的情况。在低温时期,菇农为保温,通风孔较少或小,致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相对较大,平菇生长需要的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假单孢杆菌等细菌侵染,继而菇片发黄甚至死亡。由于子实体生长适宜的温度应在 8℃-18℃之间,因此,在确保菇棚温度的前提下应通风补氧,结合喷洒万消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根据棚温调剂喷水量。在平菇生长期,温度越高,喷水次数越多;温度越低,喷水次数应相对减少。在管理中,有些菇农误以为菇棚温度越低越好,维持棚内长期低温从而导致料袋温度过低,菌棒菌丝甚至处于休眠状态,这时喷水就要注意。因为在低温条件下喷水过多,会导致平菇子实体新陈代谢受阻,抗病害能力减弱。如果菇棚内夜间温度达到5-8℃时,只可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喷一次雾化水。有些菇农习惯昼夜打开通风孔,致使棚内温度很低,有时会接近0℃,这会造成菇体处于休眠状态,生长所需的水分很少,菇农如果继续喷洒大量的水,平菇会因气温低,水分吸收太慢,小水滴长时间停留在菇片表面而导致菇片发黄、发黏,直至死亡。特别是在傍晚天黑以前喷水时危害更大。建议棚内温度低于5℃,可不再喷水。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