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育种驯化 » 正文

    金针菇转核育种研究


    【发布日期】:2004-11-09  【来源】:
    【核心提示】:金针菇转核育种研究APreliminaryStudyonNucleusTransformationBreedingofFlammulinavelutipes彭卫红 肖在勤 甘

    金针菇转核育种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n Nucleus Transformation Breeding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彭卫红 肖在勤 甘炳成 

    摘 要:从金针12(黄色)次级菌丝提取细胞核,分别与白色金针菇白雪和白色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在高钙、高pH条件下融合.对再生菌丝的研究结果表明,无锁状联合的单核菌丝不形成子实体,但双核化后形成的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则具有形成子实体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金针12与白雪组合后代均为黄色金针菇;而金针12与白色糙皮侧耳组合后代中,大多数菌株形成的子实体形态与白色糙皮侧耳类似,仅1%~2%菌株形成的子实体形态与白色金针菇类似.

    关键词:金针菇;转核;原生质体核融合;双核化

    分类号:S567.39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873(2001)03-01-05

    基金项目:农业部重点资助项目(99农-06)

    作者单位:彭卫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610066) 

         肖在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610066) 

         甘炳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610066) 

    参考文献:

    [1]赵永昌,张树庭.食用菌原生质体研究的发展史.中国食用菌,1995,14(4):3~7.

    [2]张树庭,林芳灿.蕈菌遗传与育种.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1~288.

    [3]杨崇林,张鉴铭.食用菌原生质体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杂志,1992,14(4):149~153.

    [4]肖在勤,谭伟,彭卫红.金针菇与凤尾菇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食用菌学报,1998,5(1):6~l2.

    [5]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等.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食用菌学报,1994,1(2):56- 62.

    [6]JF Peberdy. Fungal protoplast :isolation ,reversion and fusion. Ann. Rev. Microbiol,1979, (33) :21~29.

    [7]Lu Dengxue, Li Chengyi, Duan Xiaohong et al. Studies on characters of asexual regenerative strains from protoplast of Pleurotus and Lentinula edodes. Acta Edulis Fungi, 1997, 4(3): 1~6.

    [8]梁枝荣,安沫平,通占元等凤尾菇核裂褶菌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研究.菌物系统,2001,20(1):111~115.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