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规模栽培金针菇前景十分可观,但高产量高质量的种植户却寥寥无几。现就一点小经验介绍给大家。
1、混合料制菌筒降成本 配方①:棉子壳25%,花生壳粉30%。玉米芯粉32%,麸皮10%,过磷酸钙1%,赤砂糖1%,石膏粉1%。配方②:棉子壳25%,木屑25%,金针菇废料34%,麸皮10%,玉米3%,过磷酸钙1%,赤砂糖1%,石膏粉1%。
2、选择优良菌株可增产①白色类型:选用白金V18。该菌株子实体整齐纯白色,商品外观理想,耐高温能力及头潮菇产量不次于黄色品种。被称为白色之王。②中间类型(黄白类型):例如玉金l号颜色介于黄色型与白色型之间,除柄基部淡黄色外,柄中上部及盖均为白黄色,出菇温度介于黄、白型之间,但质量好,产量特高,在温度10℃以下出菇,加强管理,头潮产量确保在100%以上,质量可以与白色型相媲美,所以很受市场欢迎,笔者十余年来一直选用该菌株。
3、把好菌种的制作关①选料:选用麦粒与黄豆大小的玉米芯混合料,制出的菌种耐高温,发菌快,接在培养基上四面开花,不易成团,菌丝吃料快。选用盐水瓶制种,瓶口小不易感染。②菌种制作:将玉米芯浸泡12 h捞出控干,麦粒煮透内无白点外不开花捞出控干,然后两者体积比1:1混合,外加石膏粉1%装进瓶内,塞上棉塞,放进高压锅正常灭菌,冷却、接种。③菌种管理:接种后的菌种瓶如是自然发菌,先将菌种室打扫干净,杀菌: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把菌种瓶放在撒上生石灰的地面上(因为制种正当高温季节,而地面温度比空间温度低2~3℃),瓶与瓶之间留出1~2cm的空隙防止烧菌,瓶的上面盖上一层干净的报纸,每周要向报纸上端雾喷杀虫杀菌剂。
4、墙式出菇管理 采用18cm×36cm的筒料制菌筒,料高18cm左右,两头扎口,两头接种。待菌丝吃料2~3cm后,检查无杂菌进行排筒,方法是墙式栽培,两行并排,一头出菇,也就是两行一起排列,行间距10cm以上便散热,筒高3~5个,两行之间的简口不要松绳,松掉两行外侧的筒口扎绳但不开口。待温度降至15℃以下时,菌筒菌丝之间吃料即将对头时进行开口出菇正常管理。这样出菇方式两行为1组,1组盖膜1条,组与组间距比正常两头出菇行与行的距离稍宽。这样菇的产量高、质量好,且可充分利用菇棚面积,减少菇膜覆盖用量,增加菇棚氧气浓度,降低死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