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是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真菌,它的子实体在幼嫩时就可以食用了,味道还是非常鲜美的。猪苓在我国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分布,它们是比较喜欢冷凉、阴郁湿润的环境,特别怕干旱。
猪苓是多年生真菌,一般生长两个季节就可以采挖了,生长周期还是比较短的。猪苓含有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分等成分,猪苓有着利尿、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等作用,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但是猪苓这种真菌到底应该怎么种植呢?有着什么样的专业的种植技术要求呢?
一、选地
想要人工种植好猪苓,最重要的就是选地这个问题。猪苓最适合生长在海拔在300-1500的高度,如果是半阳半背的坡向是最好的。它们主要生长在柞、桦、槭、榆、柳、杨等灌木丛中,土壤最好是富含腐殖质的沙黏土最为合适。猪苓只适合生长在微酸性土地,如果是盐碱地或者是草炭地是不适合种植的。选地之后就要顺坡挖窝,记得要有排水沟。
二、材料准备
选择良好的菌柴是最重要的,一般选择椴木、桦树、枫相木等树种比较适合种植,因为这些树木的皮比较厚,并且营养丰富,能够为菌种提供充足的营养。菌种要选择菌丝粗壮、表面有网状菌根、菌丝蒙发利强的优质群众,这样才有利于猪苓的高质高产。
三、繁殖方法
要在挖好的窝底铺上两三厘米后的树叶,将蜜环菌掰成小块撒在窝里,在把猪苓生长素撒在树叶上。然后把菌柴摆在树叶上,菌柴的间距最好是3-5厘米最为合适,然后用混合物把其中的间距填满。然后再把猪苓菌掰成小块,摆在菌柴两侧并且覆盖上树叶,树叶上要记得盖上一层十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并且用树叶覆盖。
这些就是人工种植猪苓的技术要求了,平常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要及时进行处理。希望这些种植技术对没有种植过的种植户有所帮助,希望可以提高他们种植猪苓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