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栽培技术 » 正文

    菌菇种植之灰树花、茯苓、猪苓的采收


    【发布日期】:2019-08-20  【来源】:百家号
    【核心提示】:菌菇种植之灰树花、茯苓、猪苓的采收相信对于菇农来说,适时的采收,也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一道工序。那么,怎样判断是否到了合适的采收时间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问题。首先,怎样采收灰树花?灰树花由现蕾到采收的时间与子实体生长期的温度有关。一股情况,如果温度在23~28°C,由现蕾到采摘需13~16天,如果出菇时的温度在22°C以下至14°C,由现蕾至采摘要经过16~25天。
           菌菇种植之灰树花、茯苓、猪苓的采收相信对于菇农来说,适时的采收,也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一道工序。那么,怎样判断是否到了合适的采收时间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问题。首先,怎样采收灰树花?灰树花由现蕾到采收的时间与子实体生长期的温度有关。一股情况,如果温度在23~28°C,由现蕾到采摘需13~16天,如果出菇时的温度在22°C以下至14°C,由现蕾至采摘要经过16~25天。
           但这不是绝对,应根据子实体生长状况来定,一般八分熟就可采摘,成熟一朵采摘一朵。采摘的标准如下: 观察生长点如灰树花生长过程中光线充足,菌盖颜色深,能观察到菌盖外沿有一轮白色的小白边,即菌盖的生长点。当生长点变暗界线不明显,边缘稍向内卷时即可采摘。对于管理不当而菌盖颜色浅白者或白色变种,不应参照此标准。观察菌孔灰树花幼嫩时,菌盖背面白色光滑,成熟时背面形成子实层,出现菌孔。
           灰树花采摘以刚形成菌孔,菌孔深度不超过1毫米,尚未释放孢子,菇体达到七八熟时为采摘最佳时期。实践表明,适时采收,灰树花香味浓,肉质脆嫩有一定韧性,商品价值高。过迟采收,菌孔伸长散发孢子,灰树花木质化且变脆,口感差,易破碎,商品价值降低,菇潮次数减少。过早采收,影响产量。采收前两天应停止向菇体喷水,准备好盛放灰树花的塑料筐和小刀。采收时,不要损伤菌盖,保证菇体完整。
           为减少破损率,可用手托住菇体的底面,用力向一侧抬起菇根即断,不留残叶,不损伤周围的原基和幼菇。采收后,用小刀将菇体上沾有的泥沙或杂质去掉,以免沾污其他菇体,轻放入筐。采摘后捡净碎菇片,清理好畦面。畦内2~3天不要浇水,让菌丝恢复生长。3天后上一次重水,继续按出菇前的方法管理,过15~30天出下潮菇,但也有潮次不明显连续不断出菇的情况。如何鉴别茯苓菌核是否“ 成熟”?怎样采收茯苓?
    茯苓接菌后,经过6~7个月生长,菌核便可“成熟”。“成熟”与子实体成熟有本质的区别。一般春栽茯苓(即4月下旬至5月中旬接种),10月下旬至12月初陆续进行采收,秋栽茯苓(即8月末至9月初接种),翌年4月末至5月中下旬采收。判断茯苓菌核是否“成熟”,可以参考以下三点。一是料简营养基本耗尽,颜色由淡黄色变为黄褐色,材质呈腐朽状;二是菌核外皮颜色开始变深,由淡棕色变为褐色,裂纹渐趋弥合(俗称“封顶”)。
           三是苓场已不再出现新的龟裂纹。采收时先将窖面挖开,掀起料筒,轻轻取出菌核,放入箩筐内。有的菌核一部分长在料筒上(俗称“扒料”),若用手掰,菌核容易破碎,可将长有菌核的料筒放在窖边,用锄背轻轻敲打料筒,将菌核完整地震下来,然后捡拢入筐。采收后的茯苓菌核要及时集并、运输、放置加工厂或房内阴凉处,以备加工。怎样采收猪苓?人工栽培的猪苓经过3年后才可采收,在第三、四年产量最高。
           猪苓收获时间在每年2~3月和11~12月,尽量在休眠期收获,猪苓品质好。收获后将大的猪苓或枯苓作为商品,小的可作种留在原穴栽培。猪苓加工可用刷子刷净菌核外的沙土和杂质(不要用水洗),晾晒烘干,最后分级出售。猪苓可以加工成哪些规格的药材商品?菌核是由菌丝扭结而成的致密菌丝团,它是猪苓的药用部分,生长于地下,呈长形块或不规则块状,半木质,个体大小不等,大的长达30厘米,直径10厘米,重达几百克,小的仅黄豆粒大小。
           菌核表面凹凸不平,多皱缩及瘤状凸起,菌核断面观察,可分成表皮、表皮下层、疏松菌丝和结构菌丝。表皮和表皮下层较薄,是菌核的保护组织。疏松菌丝和结构菌丝是菌核的主要组成部分,疏松菌丝嵌于结构菌丝之间,是菌核营养物质的“传递系统”,结构菌丝是菌核贮藏养分的主要场所。根据表皮颜色的不同,可将菌核分为白苓、灰苓和黑苓。白苓一生长当年所形成的菌核, 皮色洁白,皮薄,有弹性。
           质地软,用手捏易烂,断面菌丝嫩白,含水量高,内含物很少,折干率很低,烘干后呈米黄色。灰苓当年新生长的白苓,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白色皮层颜色逐渐加深,由白变黄灰色,越冬后变为灰色、灰黑色,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折干率约为35%,断面菌丝呈白色,生长旺盛,最适合作种苓。黑苓灰苓经过一年生长, 越冬后皮色——
           变为黑褐色至黑色,表面有油漆般光泽,质地致密,有韧性、弹性,断面菌丝呈白色或淡黄色,可见到被蜜环菌侵人的褐色隔离腔。年久的黑苓也称老苓、枯苓,表皮墨黑,弹性小,断面菌丝呈深黄色,有被蜜环菌侵染形成的空腔,折干率在40%以上。看到这里你学会了多少呢?
     
    关键词: 出菇 灰树花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