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介绍的培养料配方同样适用于袋栽。第一种:阔叶树木屑78%,米糠20%,石膏粉0.5%,蔗糖1%;另加维生素B10毫克/千克干料。第二种:纯冬瓜木屑78%,麦麸10%,米鞭10%,蔗糖1%石粉1%。第三种:阔叶树杂木屑70%,米糠20%,正米粉5%,豆秆粉3%,蔗糖1%,石膏粉1%。第四种:阔叶树木屑76%,麦麸21%,蔗1%,碳酸钙0.5%,菌蛋白1.5%。第五种:桐叶树杂木屑78%,麦麸18%,黄豆粉2%,蔗糖%,石膏粉1%。第六种:杂木屑78%,麦麸20%,蔗糖1%,碳酸钙0.5%,蚩甘胨0.1%,硫酸镤0.4%。第七种:杂木屑75%,麦麸20%,蔗糖1%,碳酸钙1%,黄豆粉2%,蛋白质0.5%,硫酸镁0.5%。第八种:杂木屑84%,麦麸12%,蔗糖16,黄豆粉1%,石膏粉1%,硫酸镁1%。第九种:棉籽壳75%,麦麸10%,玉米粉15%。
第十种:棉籽壳97%,磷酸钙2%,石膏粉1%。第十一种:木屑80%,棉籽壳18%,蔗糖1%,石膏粉1%。第十二种:木屑80%,棉籽壳17%,磷酸二氨钾1%,石膏粉1%,疏酸镁5%,硫酸亚铁0.5%。第十三种:木屑60%,棉籽壳27%,大米(湿润)1%,磷酸二氢钾1%,石膏粉1%,钙酸镁1%。第十四种:棉籽壳50%,杂木屑48%,蔗糖1%,石膏粉1%。第十五种:废棉97%,蔗糖1%,石膏粉1%,硫酸镁1%。第十六种:玉米芯40%,杂木屑48%,麦麸10%,石膏粉2%。上述培养料都是国内金耳代料栽培的实用配方,含水量至60%左右,按常规方法配制。
栽培方法:装瓶灭菌用500克广口瓶或罐头瓶作栽培容器将配好的培养料装入瓶内,用一层12厘米聚丙烯薄膜封口,塑料薄膜中央事先开一个直径2厘米小孔,并使之与培养料面小孔相对准。
当装到瓶子里面的时候,应该放入高温的地方杀菌,并放入压菌。当瓶温冷却后,即可接种。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在接种箱内接种,将原种瓶打开,取金耳子实体少许和下方小块培养料,再将栽培瓶封口牛皮纸揭开一角,将种耳通过薄膜上小孔投入到培养料的小孔中,盖好牛皮纸封口。接种时若去掉金耳子实体只接种培养的菌丝,则成功率会大度降低。
发菌管理接种后,将培养瓶移入温室内竖立堆放在培养架上,在22~25℃温度下进行培养,一般经20~25天,菌丝在瓶内长满。菌丝长满10余天后,料面产生白色间杂橙黄色状菌膜。
当金耳的基的面积逐渐增大,就应该改善栽培环境的通风,还要降低栽培地方的干燥度,换上一个用报纸做成的纸套筒或塑料筒,套在瓶口上,套筒高约5厘米,筒壁上应开若干通气孔,同时向套筒喷适量的水(不是直接向瓶内喷水),保持湿润,使气温维持在18~24℃,相对湿度在80%左右。
出耳管理当瓶内金耳子实体长到4~5厘米大小时,不要急于去掉纸套,可将纸套再升高,使幼耳在静风、多氧、适湿(80%~85%)、适温(18-~24℃)的稳避小气候环境下分化长大。
当子实体长到瓶口时,去掉纸套筒,在地面空间每天喷水2~3次,使相对湿度达90%,并开门窗,加强通风,增加光照度,使室内有充足散射光,促进子实体转色。子实体充分展开成脑状,鲜艳黄色或橙黄色,触时富有弹性,则可用小刀伸入瓶内沿耳基割下,并应保留部分耳基在料面,采收后重新罩上纸套,保持湿度,再按前述方法管理,15天可再收一批再生耳每瓶装干料10克,采用1~3号配方,平均可收鲜耳75克、折干耳24克左右。生物学效率可达75%,折干率约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