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成原基前,做好催雷工作,向铺好稻草的菌床上喷一次较重的水,如果是大棚种植,需要通风2—3天,当土层中形成菇雷后,适当喷水,使土层保持湿润状态。禁忌喷水过量,让多余的水流入料内而影响菌床出菇。
2、控制出菇场地的温度范围为12—25度之间,最佳温度为15一18度。温度低于4℃或超过30℃时,大球盖菇不能正常出菇,在适宜的温度下,出菇快,整齐,转潮快,一般菇潮间隔10天左右。
3、保持出菇场地相对湿度在85%一95%,如果空气湿度低,不利于出菇。即使形成菇雷,菇体往往不能正常发育而干僵或者菇柄开裂,影响品质。
4、大球盖菇属于好气性菇类,我们提倡野外仿野生种植,如果采用大棚栽培,必须注意通风换气。特别是当子实体大量发生时,需要增加通风次数,延长通风时间,否则,将不利于于实体的生长发育。通气良好,长的菇柄短粗壮,结实旺盛,产量高,质量好。
5、野外场地种植,高温季节必须做好遮阳降温管理,最好保持菇场“三分阳七分阴”的环境状态,确保温度和湿度在正常范围内。
6、雨季注意防涝排水管理,避免料床被水长时间浸泡,发生退菌现象将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
7、采菇时尽量轻拿轻放,避免伤及周围菇雷;采菇人员尽量在通道上作业,避免践踏菇床,伤害菇雷。
8、采菇要及时,应该在洒水前采收,勤采可以保证菇的品质和重量,并及时挑选整理,因为大球盖菇上等菇和普通菇价格差异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