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野生菌种类丰富,中国大部分菌物种类都可以在云南找到,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从珍稀松露到无名小蘑菇,只有您没见过的,没有云南不生长的。若说最熟悉又长脸的云南野生菌,那就非牛肝菌莫属了。
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非常名贵的稀有食药用菌。牛肝菌生长在海拔600-2000米高的山区,夏季7-9月单生或散生在针叶林与阔叶林的混交林中,只有在俗称的“七阴三阳”的地方加上适宜的环境因素才能正常生长。通常,在前期干旱,且7-9月份晴雨相间的年份牛肝菌出菇多。
由于牛肝菌是树木外生菌根菌,可与冷杉、云杉、铁杉、桦树、栎树、云南松等树木形成共生菌,加之其自然生长和出菇机制十分复杂,所以在2015年前,尚不能人工栽培。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牛肝菌只是一种菌。它其实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美味牛肝菌、铜色牛肝菌、松塔牛肝菌、华美牛肝菌、黄褐牛肝菌、黄粉牛肝菌等几百个家庭成员。人们按其颜色,将最常食用的牛肝菌分为了白、黑、黄、红四大类。现在能人工培植的就是“黑牛肝菌”,但它也只是和野生黑牛肝菌相似度极高而已,市场售价大概在130元一公斤。
黑牛肝菌在牛肝菌你家族中,以其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著称。在意大利和巴斯克地区,黑牛肝菌是餐桌上一道独特的美味。野生黑牛肝菌在烹调后口味异常鲜美,还没下锅,光凭鲜香味就让人垂涎三尺,无论蒸煮烧炒还是煲汤都是吃惯肉类之外的别样美味。
其实,黑牛肝菌也不止一种,常用来食用的就是铜色牛肝菌,又名黑牛肝菌、煤色牛肝菌、双木碗、黑牛头、黑牛肚、黑荞巴、酸大碗。
据分析,100克干铜色牛肝菌中含有蛋白质23.2克、热量292千卡、碳水化合物49.9克、灰分6.2克、维生素B2 4.22克、钾1600毫克、钠9.25毫克、钙11.07毫克、镁12.39毫克、磷513.58毫克、铁105微克、铜15微克、锰8.03微克、锌172.82微克、钼0.81微克、钴1.24微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胆固醇及多糖等活性物质。
铜色牛肝菌味微酸,性平,归肝、肾、脾经。在菌物医学里,它能健脾消积,补肾壮骨,清热解烦,养血和中,对贫血、体虚、头晕、耳鸣有显著改善。还具有防癌、止咳、补气、抗氧化、降压降脂、增强免疫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