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又称羊肚菜,属于真菌门、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食用菌。羊肚菌形态犹如羊肚,因此得名。
【形态】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厘米,宽3-6厘米,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圆形,宽4-12毫米,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厘米,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圆筒形,孢子长椭圆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侧丝顶端膨大,粗达12微米,体轻,质酥脆。
【分布】羊肚菌在中国的分布极为广泛,北至东北三省,南至广东、福建、台湾,东至山东,西至新疆、西藏、宁夏、贵州共2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甘肃和四川地区的羊肚菌种类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特点】羊肚菌一种极为珍贵的野生菌,味道醇厚甘平,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