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
马德
先讲一个笑话,说一家有客至,主人以山药鱼儿待之。客是外地人,问山药鱼儿怎么吃。主人答,蘸着吃。话刚说完,见客人竟端着碗“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全家人一愣,前仰后合笑了半天—原来,他真要站(蘸)着吃啊!
这也说明,山药鱼儿是地方美食,不是谁都听说过的。这里的山药是指土豆。深秋过后,塞北的土豆开始成熟。挖一筐回去,净水去泥,置于锅中,大火焖熟。熟了之后,剥皮晾凉,再置锅中,以手掌捣碎,撒覆莜面于其上,再以手掌捣揉和之。待莜面与土豆充分融合后,将面团搓长,揪小块,再搓成鱼儿状,这样,山药鱼儿就做成了。
做山药鱼儿,以新土豆为最佳。初秋的土豆有些早,水分大。晚秋的土豆大好,焖熟后,又沙又面,十分有劲道。捣山药鱼儿,是个力气活。力薄者,土豆碎不成泥状,与莜面混合在一起,就会疙疙瘩瘩的。吃在嘴里,亦是囫囵样。一顿山药鱼儿,若做到这个份上,基本上就算失败了。
捣成的山药鱼儿,也只能算半成品。吃的时候,需要上锅蒸。蘸的汤料多以肉汤为主。上乘的汤料,是蘑菇肉汤。蘑菇以当年采的野生山蘑为宜。山蘑沙子多,洗的时候,不可用蛮力,泡在水中,缓缓搅动,沙子就会沉在水底。这样,一直洗七八遍,沙子才能从蘑菇伞中尽数遁去。
山药鱼儿炖野山蘑,是上讲究的美食。塞北人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贵宾到来的时候,才舍得吃上一顿。小时候,曾经特别痛恨乡里的一个干部,瘦条脸,尖下巴,据说他一来,就要村里给他做山药鱼儿炖野山蘑。他奶奶的,天底下,还有这么腐败这么不要脸的人吗?我们一群小孩堵在路上,远远地看见他就啐他。为此,挨了父母不少的揍。
是啊,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能让狗吃了!
据说,一农村小伙去相亲。女孩长得不是十分可人,开始小伙子并不满意。中午留在女方家吃饭,招待的饭食就是山药鱼儿炖肉汤。结果,一顿饭吃完,小伙子就同意了。—因为,那顿山药鱼儿太过好吃,而这美食恰恰就是女孩做成的!看来,有时候,征服胃,也一样可以征服爱人的心啊。
来到平原后,给别人讲家乡的这种美食,好多人都以为是“鱼”。讲半天,对方突然来一句,除了蒸,这鱼红烧怎么样。还没说完,一下子便黯然神伤,索性不说了。也试着在平原做过几次,不知是土豆的原因,还是水的原因,总之吃到嘴里面的,失却了应有的劲道。于是只好等,等到年底,回到老家。母亲问,想吃什么,极幸福地应一声:当然山药鱼儿蘑菇汤啦。
然后,一屁股坐在炕上,再操着纯正方言补一句:妈,把蘑菇汤炖得香香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