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食用菌。
“家门口就业也不赖,收入不比外地低,还可照顾家。” 正在忙着封装菌包的贵州丹寨县扬武乡村民吴金花告诉记者。
季春时节,和风送暖。在贵州丹寨县扬武乡食药用菌示范基地里,一朵朵颜色深浅不一的食用菌在温热潮湿的大棚里长势旺盛,它们中有香菇、木耳、灵芝、茯苓等,主要被销往江浙、上海、广东沿海一带。
据扬武乡党委书记介绍,基地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2580万元,固定投入560万元,预计2012年将实现产值200万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农户+超市”的生产种植模式。目前已带动100多户当地农户加入食用菌种植队伍中,农民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像吴金花这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农名工在丹寨还有很多。在采访中,丹寨县喜湘聚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潘秀英告诉记者,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了,不仅能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非常感谢政府的招商引资策略,吸引企业来这里投资建厂,为丹寨农民工就业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