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村报记者在黑龙江海林市海林镇模范村土砬子屯的菌包厂看到场景机器轰鸣,快速包装,一个个菌包被集中堆放到一起准备放入炉内处理,这就是食用菌生产发酵的基础,也是擎起海林农民收入“半壁江山”的基础。在离菌包厂不远处的一间平菇大棚内,村民卢伟明手捧着刚刚采摘下来、个头饱满的平菇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是平菇反季生产收获季节,我们开始‘见钱’了。”
以林木锯屑为原料的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在海林亦有着久远的历史,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流通大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山市镇西街村的3户农民从提篮小卖开始,把海林的黑木耳卖到了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城市。村民们兴奋地说,食用菌生产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真是让我们农民增收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