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胶东办事处罗家村农民匡宝君靠中药渣日产蘑菇2000公斤,年纯收入20多万元,并带动当地农民100多人种植蘑菇,每年为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蘑菇王”。
利用中药渣栽培蘑菇,不仅变废为宝,还提高了蘑菇的营养价值和口感。3月5日,笔者来到匡宝君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13个高标准大棚一字排开。蘑菇大棚内,平菇、香菇、鸡腿菇、杏鲍菇等菌棒上长着一簇簇惹人喜爱的芽孢。
谈到为何会搞中药栽培蘑菇?匡宝君说:“十几年前,我老婆生了一场大病,去医院治疗没什么效果,后来吃了十几天中药才康复。病是治好了,可十几天却攒下一大堆中药渣,当时我想这东西能不能种蘑菇?试验了几次,没想到还真行。”
后来,匡宝君去咨询农业专家,检验了中药生产出的蘑菇不仅无害反而更有营养,其维生素C含量比一般蘑菇明显高出很多,另外还增加了糖分。从此,匡宝君不断采购中药渣,用来大量栽培蘑菇,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因温度、配方、酸碱度要求不同,食用菌在夏天很难生长。1995年夏天,匡宝君偶然在亲戚家果园看见树枝上挂着一个野生菌种,天生就爱钻研的他,像获得宝贝一样,把树枝剪下来,小心地放进自家菇棚里培育。三年时间里,他经历了多次失败,终于掌握了平菇、香菇、茶树菇、鸡腿菇等食用菌反季节栽培的技术。“蘑菇喜阴,菇棚温度要低于28度,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白天封闭通气孔,晚上打开通气孔……”匡宝君先后攻克、改进了反季节种植食用菌技术20多项,一季蘑菇产5至7茬,产量提高了50%,整个生产周期则缩短了一个月,每亩大棚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因口味好品质佳,这种中药渣培育的蘑菇卖价是普通蘑菇的2~3倍。
种植蘑菇过程中,匡宝君将技术传授给周边农民,并组织青岛康丽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如今社员已达93名,每年增加纯收入近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