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市民李先生在超市买了三包黑木耳,可回家一看却发现三包木耳的保质期都不一样:“生产标准号相同,为什么产品的保质期会相差一年多?为啥差别这么大,是不是保质期长的防腐剂、添加剂就多? ”他对此很疑惑,难道对一些不易腐败的产品,企业标出的保质期只是“毛估估”的?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处相关人员表示,食品保质期一般都由厂家标定,厂家会做保质期测试,若胡乱标注保质期,须承担相应的风险。
李先生给记者出示的三包木耳,分别是保质期15个月的禾煜牌无根肉厚木耳、保质期2年的吉宝牌野生木耳、保质期10个月的忠源牌野生黑木耳。三种黑木耳产品标准号同为GB/T6192,保质期却各不相同,且最短与最长之间相差一年多。“都是干木耳,都是非真空的塑料袋包装,为何会保质期相差那么多?”李先生感觉很困惑。他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发现生产日期早的那包木耳,保质期却长,生产日期近的那包,保质期反而最短。究竟该先拆哪包?李先生犯了难。
记者发现,同类食品保质期不同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在家乐福超市中,雅培幼儿配方奶粉的保质期是2年,雀巢超级能恩幼儿配方奶粉的保质期也是2年,纽瑞滋幼儿配方奶粉的保质期却是3年。此外,几乎每个饼干品牌的保质期都不同,有的12个月,有的9个月,还有的8个月,仔细对比配料表,在添加剂的种类上差别并不大。此外,这种“寿命”不同的现象在方便面、火腿肠、牛奶等食品中也十分普遍。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处相关人员表示,食品保质期并没有统一规定,由生产厂家按照企业标准自定。正规企业在确定保质期时非常慎重,要通过检验产品的营养指标、卫生指标等数据,从而确定一个最合理的时间作为保质期。除了企业自检外,职能部门还会定期抽检,若发现随意标生产日期而出了问题,相关企业会受到相关惩罚,相信不会有太多厂家为延长销售期而故意增长保质期。
此外,食品的保质期主要与配方有关,还与生产工艺、包装条件、储存条件等相关,以饼干为例,有的奶油多脂肪含量高,保质期相应较短,而低脂肪的梳打饼干保质期相对较长,但为了延长奶油多的饼干的保质期,厂家通常会添加抗氧化剂,不过各类防腐剂的添加需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当然,市民在选择同类产品时,不宜选择保质期最长的那一款。
针对李先生该如何安排食用先后顺序的问题,该人士建议,可根据保质期判定食用先后顺序。同时,消费者购物时最好保存发票,遇保质期内未开封而霉变的食品可以向超市或者厂家索赔,或打12365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