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丹东新闻网消息:辽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永甸镇坦甸村有一位种植黑木耳的科技示范户,不仅自己靠种木耳发家还带动周边村民种木耳共同致富。他,就是衡磊。
今年30岁的衡磊,出生在吉林蛟河一个盛产木耳、灵芝的地方。还在念初中时,衡磊就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家里种植木耳。2005年,衡磊来到宽甸,他发现宽甸是一个很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地方,原材料也便宜,于是他回家和妻子张宁商量到宽甸发展。2006年,他们把家“搬”到了宽甸。
刚开始,衡磊家种植木耳并不多,通过两年的实践,衡磊积累了一定经验,第三年,衡磊开始扩大种植规模。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当地的村民到他家订购木耳成品段回家直接拣木耳,衡磊还向村民提供食用菌设备。
“其实,种植木耳很辛苦。”采访中,张宁告诉记者。每天凌晨2点,衡磊就要起床烧高压锅,高压锅里面装木耳段1300个左右,要把它们高温灭菌,至少需要5个小时。
衡磊种植木耳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他种了6万段木耳,木耳发酵很好,他心想今年的收益一定挺好。谁料,等到了木耳下地准备采收的时候,遭遇到了连雨天,看着满地的木耳因为天气的原因不能及时采收而损失,衡磊心里很难受。可他并没有因为那次意外而放弃种植食用菌,反而更加坚定他要把食用菌发展下去的决心。
“去年,我家种了1万木耳成品段卖给周边的村民回家直接下地拣木耳,木耳纯收入10万元。”衡磊说。他平时注重学习,经常上网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等,无偿传授给周边的村民。依靠科学,相信科学,去年,衡磊开始种植灵芝,灵芝的收益要比木耳多,因为灵芝里的袍子粉对抑制癌细、增加人体免疫力等有显著的疗效。衡磊还把灵芝做成了盆景卖到景区和花店,收益可观。
如今,衡磊种植木耳和灵芝的规模越来越大,他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