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平阳寺镇是一个矿区小镇,以前采煤塌陷区是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可如今,通过对塌陷区回填,一排排的工厂车间建起来了,这些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呢?
在工厂负责人常猛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工厂车间一探究竟。车间内,灯光微亮,一袋袋白色金针菇在植菇架整齐摆放着。“这个车间有180平方米,能生产4万袋金针菇。”常猛说。
据邹城市农业局副局长陈长青介绍,邹城市根据当地区位优势发展四大产菇区,西部采煤塌陷区菇区便是其中之一,主要以工厂化生产为主。截至目前,邹城市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及合作组织达到46家,其中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加工企业17家,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86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2万吨,产值11亿元,品种涉及双孢菇、金针菇、茶树菇等20余个名优品种。其中,邹城双孢菇工厂化、标准化生产走在全国前列,双孢菇年产量达10万吨。目前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26处,菇棚1.8万个,发展食用菌专业村112个,专业户1.1万户,种植户人均收入9600元。
在友和菌业公司的生产车间,整个工作由传送带连接,种植金针菇成了流水作业,而这套设备和工艺流程,达到了省内第一、国内领先水平。“我们公司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多亏了相关部门的扶持政策,仅山东果菜食用菌振兴项目一次就给我们下拨了近200万的扶持资金。”友和菌业公司总经理林启相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