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山东省林下经济暨食用菌产业发展交流大会办得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主办方在报到处把参会菇农的食用菌种植情况,都做了简单的统计。报名表上简单记录着:“黄被毛木耳10亩,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双孢菇种植”等等一系列食用菌种植情况,其中一列却写“没有种植食用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个对食用菌种植技术一无所知的农民是来自德州市临邑县的王玉芳。“我们当地大部分农民都种棉花,但是收入并不理想。”王玉芳说。为了多挣点钱,王玉芳选择外出打工,但是这些工作依然离不开棉花生产,比如帮别人摘棉花。“外出打工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地方都会把棉柴粉碎还田,我心里觉得挺可惜的,因为棉柴用来做食用菌基料的效益会更好,在这种想法的刺激下,我就想自己种食用菌,把我们当地的棉柴、棉皮利用起来。”说起自己的想法,王玉芳显得比较兴奋。但是对王玉芳来说,摆在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对食用菌种植技术一窍不通,所以她来参会的目的很明确拜师学艺,一方面向专家请教,另一方面向成功的食用菌种植户“取经”。“只要能学到好技术,我什么困难都不怕,这次来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去种植食用菌比较成功的菇农那里打工,边打工边学技术,工资低点无所谓,只要能学到技术就行。学好技术,才敢种蘑菇。”王玉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