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山东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2号菇房外,几名工人将一箱箱康瑞源牌金针菇装上了货车。司机马连福说:“这些小蘑菇要被拉到济南去,然后它们经物流公司运往北京、辽宁等地的批发市场。”
不仅是康瑞源的蘑菇销售稳定,在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里,6家食用菌栽培企业的小蘑菇都不愁卖。大黄乡拥有“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省食用菌生产基地乡镇”、“省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三块金字招牌,广大农民有着多年食用菌栽培传统和经验。然而,原有的分散的农户栽培根本无法与现代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更无法抵御市场风险。构建现代产业园区,做大食用菌产业集群,成了乡领导的果断决策。
去年3月,乡里通过绿源土地流转合作社,流转出1100亩土地,聘请山东省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了食用菌规模产业园。斥资300多万元,完善园区内水、电、路、网、绿化等配套设施,还争取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的支持,搭建暖巢待凤栖。以省级食用菌龙头企业山东康瑞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为“磁石”,先后引来了益生园食用菌有限公司、天智食用菌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总投资11亿元。目前已投产7家。园区内实行工厂化栽培,已有标准化菇房320个,生产规模达8万多平方米。
拉长产业链条,使小蘑菇不断增值,才能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在大黄食用菌规模产业园里,不仅有食用菌栽培企业,还有食用菌深加工、有机肥生产、塑料包装等链条企业。园区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栽培食用菌760万平方米,总产量达1.5万吨,总产值可达3.2亿元,可安置劳动力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