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4/27/10-42-57-10-8548.jpg)
松茸生长需要搭上木板小路为其“护长”,木板下便是松茸。摄影:陈夏芸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云南省16个州市中的13个州市、69个县、17个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如今,十余年过去了,云南天保工程究竟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何可借鉴的经验?
云南天保工程区总面积3.5亿亩,其中林业用地2.4亿亩,占工程区总面积的69%。一期工程于2010年底结束,从2011年开始实施第二期建设。
楚雄州南华县依托林下资源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产量、产值分别比1997年末增长了8.7倍和9.5倍,加工产值从5000多万元增加到2.54亿元,全县近10万人参与野生菌的采集、销售、加工活动,成为农民除烤烟以外最大的一项经济收入来源。
天保工程建设十年来,南华县有158.34万亩天然林得到保护,森林面积增加了15.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59.19%增长到65.86%,提高了6.67个百分点;木材蓄积量由原来的540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3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目前的924.34平方公里,降低了9.43个百分点。
同时,南华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以天保工程为依托,封山护林与封山育菌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全县累计封山育菌面积由1998年的20万亩提高到2011年的125万亩。野生菌亩产量由1998年的0.28-2.1公斤提高到年均亩产量3.9公斤。天保工程的实施,同时带动了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旅游业等的发展。
据南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志介绍,为了更好地巩固前期成果,南华二期天保工程计划投入工程建设资金5726.53万元,到2020年,实现新增森林面积4.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8%以上,新增“封山育菌”面积25万亩,全县野生菌产量达到一万吨以上。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使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林农从林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
随后,记者来到了南华县五街镇,这里以盛产松茸闻名,多销往日本,2011年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的10个村委会62个村民小组实行集体承包,共承包松茸山林24万亩,集体获承包金63万元,全县在野生食用菌上收入达一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10户。芹菜塘村委会旧五街村民小组罗兴生承包了集体山林50多亩,他笑嘻嘻地告诉记者:“我从95年开始发展松茸产业,在没有实施天保工程以前,年收入在1万左右,而现在,承包后的平均年收入5到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