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基地,农户侯汉生向本报记者讲述种蘑菇的“门道”。
堆肥、发酵、播种、覆土、采摘……5月10日,在孝义市振兴街道仁智村一块叫“桃园圪”的蘑菇种植田地里,56岁的村民侯汉生表情严肃而认真地向记者讲解蘑菇种植流程。“你看这蘑菇,外形像小金龙,一根根盘卧着,闻起来味道鲜美,吃起来营养健康,好卖着嘞。”侯汉生端着一盘晾晒好的蘑菇给记者看,他是蘑菇种植基地的一位农户,同时他还肩负着管理基地其他大棚的责任。这个蘑菇种植基地是由当地6名大学生村官合作创办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如今这个基地上整齐排列着30个大棚,配备有先进的自动喷淋设备、暖棚保温及御寒设施、冷冻机等,这些设备农户不用掏一分钱免费使用,已经有40名农民加入到基地,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培训。
侯汉生原是一名煤矿工人,三年前,由于身体原因,他无法继续留在煤矿工作,便回到村里务农。他有四个孩子,妻子没有工作,全家人的生活就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家里的经济一下子拮据起来。侯汉生说他刚回到村子时,看见有些人家种蘑菇,但都是农民各家单打独斗,规模小,技术不成熟,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培育出来的蘑菇产量、质量都不高,辛辛苦苦到头来赔多赚少。
2011年6月,孝义市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在振兴街道仁智村开工建设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并成立了“桃园阁”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们加入到农业合作社,只要认真学习技术,按照规范操作种植蘑菇,收获的蘑菇就不发愁销售。“免费学技术,提供生产工具、资金、原料,种出来的蘑菇直接在地头销售,这样的好事可是少见啊。”侯汉生开工不到半年,春节期间,第一茬蘑菇就上市了。基地培育的平菇形状小而圆,肉厚、口感好,本地蘑菇逐渐赢得了市场。“我们让农民加入到种植基地可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我们做过市场调查。”仁智村村委主任助理李海文说,蘑菇的营养价值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孝义市每年消费的蘑菇惊人,靠外来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本地蘑菇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为了把本地蘑菇推向市场,他们注册了商标“桃园阁”,如今“桃园阁”的蘑菇,因为质地优良、口感鲜美,在孝义本地市场上十分畅销。他们把新鲜的蘑菇运到蔬菜批发市场就被订购一空,有的是与酒店签订供货合同,蘑菇直接送到酒店厨房。“有的采购员是拿着现金来订货的,见过提着现金买煤的,可来买蘑菇还真少见,在基地却能见得着。”侯汉生风趣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