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食用菌大棚排列整齐,一排排金针菇养料袋长势喜人。近日,笔者在四川松潘县红土村金针菇示范基地看到,农户人家,田间地头,处处希望无限。
走进红土村村支部书记泽木扎西的金针菇大棚,他家雇来的几个村民正忙碌着。据他介绍,政策扶持特色龙头企业后,他建了30多个这样的大棚,种了140万袋金针菇。
“种植金针菇,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它还具有投入小、见效快、风险低、收入高等优势,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下一步我将加大推广力度,有效增加广大农牧民的收入。”泽木扎西对笔者谈起增收的经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红土村是一个拥有197多户779人的大村,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一亩地。“村两委”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积极引导村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学种田水平。该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改变传统种植理念积极探索种植大棚金针菇,小调整调出了致富大文章,村民增收实现了“撑杆跳”。
目前,全村发展大棚金针菇80余亩,产值达80万余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