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尚志市食用菌年加工总量4.5万吨实现收益14亿元


    【发布日期】:2012-06-04  【来源】:黑龙江日报

    尚志市珍珠山乡的耳农在伺弄着菌袋,查长势情况。记者 潘宏宇摄

      来到“中国黑木耳之乡”尚志市,就看见码放整齐的菌袋,一片连着一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不断刷新着一个数字:去年尚志市食用菌栽培总量突破14亿袋,今年达17亿袋。2011年黑木耳产量达到6万吨,跃居全国县级首位。目前,尚志市食用菌加工企业发展到30家,年加工总量4.5万吨,实现产业收益14亿元。
      5月中旬,记者从尚志市驱车70多公里,来到木耳栽培最有代表性的珍珠山乡,探访小木耳是怎样长成大产业的。

      一年四季 “耳”农不闲
      珍珠山乡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温度适宜,是木耳生长的“宝地”。
      今年,珍珠山乡珍珠村的村民王远峰乐得合不拢嘴,由于全国木耳缺货,木耳的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已经卖到40元钱一斤。王远峰家每年种的春耳、秋耳加起来有20万袋,今年每袋木耳的利润是0.8元到1元钱,一年下来,收入非常可观。如今,珍珠山乡9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木耳。据珍珠山乡党委书记刘树茂介绍,去年乡农村信用社储蓄增加了2000万元,全乡共有一万多人口,平均每个人增收近2000元。
      当记者来到珍珠村时,春耳的第一批菌袋早已在四月下旬就摆进了王远峰的“土大棚”内。记者看到木耳从菌袋的孔中探出了头儿。王远峰说,小朵木耳就是俗称的“钉子眼”,大朵木耳就是俗称的“三角口”。 “钉子眼”木耳要比“三角口”木耳形状、口感好,价格更高,目前每斤卖到40元,“三角口”每斤价格是35元。
      王远峰种植木耳十多年了,是当地的木耳大户。2008年,王远峰投入1万元钱建起了两个“土大棚”。大棚里的木耳比大地的提前上市,能卖上好价。
      到了木耳采摘的季节,家家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就有很多外地人来珍珠山乡打短工,摘一天木耳可以挣50到100元。 忙,也是王远峰一家的生活状态,一年到头不得闲,从春节过后开始包菌,要一直忙到秋木耳收摘结束。
      当记者来到王远峰家里时,他的妻子和四五个工人正“马不停蹄”地装菌包,装好的菌包放进王远峰家里的“大锅”内高温消毒。王远峰说,一整天能装好6000个菌包,这些菌包将在8月下地,用作生产秋耳。

      培训推广 当好后盾
      珍珠山乡平均每家只有三到四亩耕地。过去靠山吃山,村民每年到山里采蕨菜、木耳、猴头等特产,卖山货成为他们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野生资源毕竟有限,为此,珍珠山乡的几家农户开始尝试自己栽黑木耳,随着栽黑木耳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引导,大户带动,木耳种植渐渐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据刘树茂介绍,现在政府主要是在技术方面给予耳农一些支持,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新品种栽培的课程。食用菌菌种更新快,做菌的过程需要“技术含量”,比如近年菌包中的绿毛菌越来越多,会导致菌包不出耳,为防止绿毛菌的滋生,在蒸菌包时就需要高温消毒。每年农闲季节,乡里都会从省农科院请来专家给农户们做免费培训
      由于现在菌包大都由农户小作坊自发生产,杂菌率难以控制。政府正积极引入木耳加工龙头企业,用现代化流水线生产菌包,百姓直接购买,这样能更好控制杂菌率。目前,乡政府正鼓励支持珍珠山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上马菌包生产线。
      当好木耳产业发展后盾,从乡政府到尚志市政府都做了大量工作。尚志市积极组织引导食用菌研究所开展菌种研发,远成食用菌研究所经过技术攻关,已成功研发出“风源”和 “黑丰” 两个新菌种,并得到农户的认可,正在积极推广中。
      为了让初级产品变成品牌商品,实现增值,尚志市还积极扶持各类加工企业,比如帮助石头河子镇筹建宝石菌类加工厂,积极推进乌吉密乡九北村绿洲食用菌山野菜加工厂建设。此外,尚志市推进苇河木耳大市场提档升级。目前,苇河木耳大市场的电子交易系统和电子结算系统已在今年3月初开工,今年6月15日前即可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数十万人同时网上交易。

      解决水电 打通瓶颈
      在王远峰的木耳大棚旁边,有一口人工水井,是种植木耳的主要水源。去年降雪少,地下水位偏低,对生产多少有些影响。王家大棚里用的微喷管,俗称“小蜜蜂”,既能节水,喷灌效果还好。目前微喷技术已在全乡推广。
      刘树茂透露,由于木耳栽培的规模每年都在扩大,水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速度跟不上规模扩大的脚步,如今已成扩大栽培规模的瓶颈。
      尚志市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年初以来积极协调水务、林业等职能部门,为各乡镇食用菌园区建设,争资金、跑项目。目前,苇河、珍珠山、石头河子、乌吉密、帽儿山、黑龙宫已分别得到尚志市水务部门的帮助,获得国家节水增粮项目政策资助。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乡镇食用菌园区是大势所趋。今年尚志市计划在6个食用菌主产乡镇各建设1-2处面积在200亩以上的食用菌园区,目前已有石头河子镇宝石村、燎源村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帽儿山镇仁和村木耳园区等9个园区正在积极筹建中。珍珠山乡保安村、冲河村两处300亩木耳园区用地已调整完,目前正与水务、电业部门协调用水用电问题。
      近年,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菌袋,这些废弃菌袋中有一部分生产成为炭棒,一部分留在农户家当柴火烧掉,还有相当一部分当成工业垃圾处理,不仅浪费,还污染环境。因此,对废弃菌包的开发再利用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尚志市积极引进大连聚易公司在石头河子宝山村进行废菌袋加工厂建设,该企业现已正式投产。日前,大连市保税区欧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也来到珍珠山乡考察废弃菌袋的再利用,如果测试热量达标,该公司将在珍珠山乡设厂,进行废弃菌袋的生物能源开发再利用。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