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远安新型农民周华雄靠科技成为“香菇大王”


    【发布日期】:2012-06-07  【来源】:湖北农村信息宣传中心

      4月2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远安县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华雄同志“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三峡日报》对周华雄靠科技成为“香菇大王”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县科技系统掀起了向周华雄学习的热潮。

      近年来,周华雄积极推进香菇种植技术革新,在香菇菌棒自动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一体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远安香菇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创建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03年,周华雄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号召,回到家乡建设食用菌大棚,种植袋料食用菌。2007年,周华雄成立远安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目前,合作社社员发展食用菌规模达到2000万袋,年产鲜菇15000吨,拥有3个食用菌批发经营部、1个50万袋茶树菇示范基地、1个30万袋冬菇示范基地、一个40万袋夏菇示范基地、14个冷库、10台冷冻运输车辆,网络全县鲜菇经销商500多人,实现了“农超对接”。2009年,该合作社被评为“宜昌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创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传统的袋料香菇,在出菇环节每出一个香菇要用刀片划开一次,既费工又费时。为节省工时,有少数人采用菌棒上涂工业蜡的方法,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周华雄通过多年比较试验,研究出的脱袋方法在全县推广,不仅使菇农每袋节约工时成本0.5元以上,而且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远安夏菇种植规模在1500万袋以上,但浸泡在水中的菌棒经常发生烂袋问题,菇农损失较大。周华雄在实践中摸索到,采用覆沙栽培方法既能降温,又能保湿滤水,能有效防止烂袋,还能减轻菇农管理、鲜菇采摘的劳动强度,提高香菇质量。夏菇种植一般并排放在地上,每亩能种植9000-10000袋,土地利用效率低。周华雄采用层架放管、棚内保湿方法,每亩土地能种植3万袋以上,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三)打通销路,建立香菇冷链配送体系。2005年后,周华雄在武汉、宜昌、荆州、河南、湖南等地建立固定销售渠道,并建立起鲜菇销售冷链体系,使得香菇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全过程实现了冷链运输,现在日鲜菇销量在15吨以上。2011年,周华雄年销售鲜菇已达6000吨以上,年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

      (四)创办企业,推进专业化生产“户户粉(锯末)、家家装(袋)、分散蒸(灭菌)”是远安农民发展食用菌的真实写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为此,周华雄于2010年成立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引进国内首个四机组食用菌袋料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使生产过程中的碎粉、搅拌、装袋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日均可生产成品菌棒10万袋。这条食用菌菌棒生产线与传统菌棒生产模式相比,其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专业化生产出的菌棒质量比农户分散生产的更可靠,成活率高达99%以上,比过去提高5个百分点。

      周华雄致力于技术引进和革新,推动香菇生产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他所做的工作对推动香菇产业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掀起了食用菌产业“第二次革命”。从食用菌发展史来看,从椴木栽培到袋料生产,是香菇生产技术的第一次革命。周华雄及他所带领的团队攻克菌棒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食用菌生产“第二次革命”。菌棒生产环节全部采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把菇农从复杂的技术劳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菇农从事管菇环节的专业化生产。这一技术的推广,促进了远安香菇产业的社会分工,使每个生产环节的专业化优势更加突出。

      (二)推进了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据统计,周华雄的菌棒自动化生产线,相比目前菇农们大面积采用的半机械半手工菌棒生产方式,每年光是高温杀菌耗材一项,节约的木材资源近3000立方米,这些节约出来的木材资源又可多生产菌棒210万袋以上。他普及使用水泥柱搭建菇棚,增加了菇棚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木材消耗。因工厂化生产提高菌棒成活率5个百分点,每年节约木材达2000立方米以上。

      (三)推广和集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周华雄创办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使得远安的香菇种植模式由粗放模式向规范化标准模式转变。他提出香菇脱袋生产,提高了香菇品质,降低了菇农的生产成本,保障了食品安全。他在实践中探索的夏菇覆沙栽培极大减少了菇农烂袋损失,增加了农民收益。他发明的菌棒联排灭菌设备,即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生态环境。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边银丙教授实地考察后盛赞:“企业家实现了政治家的抱负、科学家的理想”。对周华雄所研发设计的香菇菌筒全自动化生产模式的评价为:“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并表示要将这种先进生产模式和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宣传推广。

      (四)促进了农民增收。在产品收购上,周华雄对合作社成员产品不限时、不限量,收购价格基本稳定,通过合作社分担市场风险的方式保护菇农利益。该合作社年均分选、销售各类香菇1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促进菇农每户年均增收1000余元。去年,合作社把全年盈余的40%按交易额返还给社员,同时按股份盈余20%的比例给社员分红。同时,周华雄建立的销售网络对全县香菇销售也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2011年,远安县香菇种植规模已达到1.24亿袋,香菇总产量达9.3万吨,居湖北省第一位,香菇产业总产值达5.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从香菇产业中获得收入3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香菇产业已成为促进远安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广属于远安人自己的香菇品牌,周华雄带领他的团队对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

      (一)研发液体菌种。将组织专班重点研发“液体菌种”的储运和点种等培育技术。该技术若试验成功,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可大幅缩短菌棒生产周期,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将对香菇生产带来革命性影响。

      (二)推进香菇标准化加工。为解决香菇产品千家万户晒、千家万户烘、有规模无标准化产品问题,拟兴建机械化烘干或冻干生产线,为市场提供统一标准化香菇产品。

      (三)拓展香菇深加工。将在推广“远然”等香菇品牌的基础上,围绕休闲食品、即食食品及生物制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周华雄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