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瓦喳”厨师教消费者怎样识别野生菌。
进入5月,雨季来临,野生菌开始在昆明大大小小的餐厅飘香。云南餐饮名店“小瓦喳地道餐饮”(以下简称“小瓦喳”)更是铆足了劲,在全省各地收集了10多种野生菌精品,推出了“小瓦喳野生菌全席”。
“小瓦喳”从创业开始,就致力于打造既有良好口碑,又俱滇菜特色的高档餐厅。经过5年多的潜心经营,“小瓦喳”在滇菜的传承和创新上颇有建树,其品牌被消费者逐渐认可。今年,“小瓦喳”被云南省烹饪协会命名为“云南餐饮名店”。
如何把野生菌这一云南特有的美味原汁原味奉献给消费者,“小瓦喳”有着自己的讲究。
“牛肝菌必须选购楚雄南华,或者是思茅的”。“小瓦喳”总经理余顺昌在厨房检验着进货员从全省各地收购来的野生菌,他对厨师长山朝成说,一定要从进货环节开始把关,提高“小瓦喳野生菌全席”的品质。
余顺昌对云南野生菌的了解,就像对自己餐厅一样熟悉。他说,许多野生菌品种在云南各地都有,但由于气候、雨水、土壤、环境的不同,品质大不一样。比如牛肝菌,相对来说,思茅等地的雨水来得早且充沛,气候温和、环境生态,所生长出的牛肝菌就肥硕味甘,无疑是牛肝菌中的上品。
香格里拉的松茸、富民东村的鸡枞、晋宁六街的干巴菌、红河屏边的野香菇……早在一个多月以前,“小瓦喳”就派出采购员到全省野生菌盛产地,和当地生意人取得联系,为采购高品质野生菌作准备。目前,10多个品种的野生菌陆续进入“小瓦喳”。
好原料需要好烹饪才能成为美味。身为国家特一级厨师的厨师长山朝成煞费苦心。他首先将野生菌和餐厅的品牌菜结合,如将鸡枞和独家秘方制作的“阉母鸡”相炖,鲜香无比。其次,在继承诸多野生菌传统烹饪菜品的基础上,他还在创新上下工夫,开发出了“松茸蒸桂鱼”、“青头菌三宝锅仔”、“鸡枞烹虾球”等创新菜品。
如此这般,“小瓦喳野生菌全席”喷香出炉。60多个由各种野生菌而成的菜品,组成了野生菌全席。消费者可以在临时就餐时随意“钦点”任何一个菜品,也可以在60多个菜品中挑选搭配,组成自己钟情的野生菌全席。当然,这需要提前预定。
野生菌上市期间,“小瓦喳”还免费为消费者提供野生菌烹饪方法,以及安全食用野生菌等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