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6/11/08-53-21-96-8548.jpg)
“以前我们以生产香菇为主,销往青岛及周边城市超市,并出口韩国,价格大约每斤15元到20元。”青岛卫东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李殿兵介绍,后来在与韩国客户的业务交往中,客户委托他们收购花菇,价格高且需求量大。
花菇什么样?咋这么受欢迎?怎样种植?这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多方打听得知,花菇素有“山珍”之称,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营养丰富、保存期长而享誉海内外,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是花菇的重要产地。于是,合作社派人过去了解情况。但西峡县那边的人说青岛出不了花菇,因为花菇喜欢干燥的环境,而青岛这边湿度大,经常有雾,花菇出不来。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吗?合作社一干人不死心,一定要找到办法!
“花菇是在香菇基础上,通过温度刺激和湿度控制使其生长、把菌盖顶破形成的,像开花一样。花菇生长最重要的技术因素就是对于香菇原种的培养。”今年52岁、研究食用菌已28年的合作社技术负责人李绍军介绍,“日本的香菇质量不错,我们从日本引进了香菇原种。但由于日本的技术限制,出口的香菇基因有欠缺。我们就进行了多次提纯,稳定了基因。”大约用了四年时间,到去年,他们逐渐培养出成熟的原种。之后,用这个原种发出来的花菇非常适应当地环境。
花菇在河南一带的出菇率在40%至60%,生长期180天到200天。“我们这里出菇率100%,生长时间也提前到120天。”李绍军自豪地说,“我们的花菇菌盖硬,菌柄短,菌肉多,品相好,口感也好,很受客户欢迎。”
“今年我们的新品种一共试验了3000棒,出产花菇约1500斤,在青岛市场上是第一家,也填补了青岛市花菇生产的空白。”李殿兵介绍,这里生产的花菇销给韩国客户价格大约在每斤25元到35元,效益不错。去年以来,还接待了多批来自河南观摩学习或购买菌棒的同行。下一步,合作社将依托公司加农户、基地带农户的形式,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把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大市场对接起来,构筑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技术普及的产业化格局,推广花菇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