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通化县王家村滑子蘑种植产业越来越大


    【发布日期】:2012-06-14  【来源】:通化日报  【作者】:张贵军 李春恒
      走进通化县英额布镇王家村,一股特殊的鲜味扑鼻而来,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蘑菇屯”。几年来,在村支部书记朱广财的带领下,群众靠滑子蘑规模种植走上致富路,蘑菇种植和晾晒过程中发出的味道沁人心脾,也给群众的脸上带来了幸福的微笑。

    2007年3月,朱广财被王家村党员群众推选为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当时,村民思想观念守旧,经济意识淡薄,延续着传统种养模式,一年的辛苦只够维持家用。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致富模式,成为朱广财的一块心病。他开始到周边乡镇、村屯考察,寻求适合本村发展的致富路子。通过走访调查,他觉得种植滑子蘑这个项目投资少、见效快,不占用耕地,适合发展庭院经济,而且周边乡镇也有成功的经验,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说干就干,朱广财请来种植能手传授技术,印制《食用菌栽培技术实用手册》。为了增加说服力,还制作了《食用菌生产和大田作物经济效益对照表》,这让不少村民动了心,可是“只听动静,不见行动”。朱广财决定,村委会成员自担风险进行示范,3名村干部和5名党员每人投入5000元试种了4万盘滑子蘑。在试种阶段,由于经验不足,管理跟不上,有的菌盘上出现了斑点,动摇了个别种植户的信心。朱广财带着菌盘请教了专家才知道,是由于气候原因导致,只要增加通风时间,加强管理,这种现象会自然好转。种植户按专家的意见进行操作,斑点果然不见了,蘑菇长势良好。秋后一算账,这4万盘滑子蘑产菇2.4万斤,收入6万元,是种地收入的2.5倍。种植滑子蘑初步成功,使村干部、党员尝到了甜头,也让朱广财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08年,王家村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发展经营,采取“零投资”准入机制,即:食用菌栽培大棚和菌棒由合作社统一建设和供应,成员负责栽培管理,待合作社回收蘑菇时再扣除费用。“零投资”机制的推行,缓解了农民资金不足的困境,实现了群众利益最大化。
      经过连续几年的实践摸索,王家村的滑子蘑种植产业越来越大。2011年,这个村95%以上的农户种上了滑子蘑,种植量达到50多万盘,年可增加收入45万元,王家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蘑菇屯”。下一步,朱广财准备把王家村的食用菌产品进行深加工,打入南方市场,走进全国,做成自己的品牌。

     
    关键词: 蘑菇 滑子蘑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