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明发展林下经济,培育菌子。
“雨水落,菌儿出”,沿着林间小路爬上山,跟着嵩明县小街镇保旺村的村民刘师傅走进长松园林场,发现到处都是干巴菌、青头菌,用“俯拾皆是”这个词也不过分。
每到雨季,刘师傅都会在小街镇农贸市场卖新鲜野生菌。记者向他讨教拾菌的秘诀。“鸡枞基本上每年都长在同一个地方。”刘师傅说,周边山上哪个地方有鸡枞,自己知道得清清楚楚。“鸡枞一般长在红土地的白蚁窝上。如果蚁巢受到干扰导致白蚁动迁,来年此处就不会有鸡枞了。因此,拾鸡枞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如果鸡枞的根过于深入土壤,不能用镰刀、锄头等铁具来挖掘,只能用手拔或用木棍、竹签等工具刨出,否则会破坏鸡枞的生长环境。
“干巴菌一般是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长于松树下,被松毛覆盖,因此不容易被发现,必须翻开干巴菌上面覆盖的松毛才能找到。”刘师傅说,拾干巴菌不能破坏它的根部,如果干巴菌的根被破坏了,来年就不会再长了。
刘师傅介绍,牛肝菌在山里很好找,一般在松树、栎树下都能生长。“拾牛肝菌的时候千万得小心,常常会有人因为误食牛肝菌而中毒。”所以他每次上山都很小心,一般只采自己吃过的,如黑牛肝菌和黄牛肝菌,没吃过的一律不敢采。
嵩明县农林局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林下经济产业带,大力扶持嵩阳镇西山村委会发展林下种植。今年5月,嵩明县农林局与云南金雨庄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嵩阳镇西山村委会林下育菌种植5亩。5月22日首批种植玉皇菇,5月29日开始出土,6月5日大面积成功出土,长势喜人。嵩明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