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是打造全新品牌之需
6月18日,星河生物取得东莞市工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这意味着工商变更登记顺利完成。菇木真副总经理兼董秘黄清华称,由于“星河生物”体现不出公司主营业务特点,因此决定更名。“星河生物是从200多个备选名称中挑中‘菇木真’,正式更名后意味着新品牌战略已全面启动。目前产品包装已全部换新的了,终端市场上的产品将在本月内逐步更换成新包装。”黄清华表示。
自2010年12月登陆A股创业板后,星河生物完成了一次飞跃式发展,但公司内部对于其商业品牌的发展状况并不满意。该公司早期一直以农贸市场作为主要销售渠道,但从今年4月开始致力于商超路线的开拓,目前其产品在家乐福、人人乐、万家、天虹等大卖场均有销售。“为了加强商超渠道的开拓,同时也为了让公司的整体品牌价值得到全方位提升,特此将公司名、产品商标、证券简称都变更为‘菇木真’。”黄清华表示。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该公司便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菇木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协助母公司实施市场营销战略。
经营方式将转向集约化
目前,食用菌行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化生产企业的比例不到5%。为应对农户大棚菇的竞争和传统经销商模式的不足,规模化生产企业开始谋求经营模式的转变,菇木真便是其中一家。
星河生物董事长叶运寿曾表示,一直以来,公司产品基本通过经销商渠道销售,在销量和价格方面都受制于经销商,董事会在调研国内外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发展模式后,认为必须通过打造自有品牌、提升公司产品的认知度,以弥补传统经销商模式的不足。
“未来星河生物的发展有两种路径:一是走食用菌系统集成商路线,逐步淡化生产;二是生产自有品牌,同时销售多种品牌产品。走第一种路线,公司在品牌和营销网络方面的建设任务将比较艰巨,资金能否支持需要考虑。”叶运寿说。
据悉,除目前主营的鲜菇,更名后的星河生物未来还将拓展至行业的上下游,如深加工产品等。
延伸阅读 分析师:食用菌业转向集约增长
作为A股唯一的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企业,菇木真的产能由2010年的1.4万吨提高到2011年1.82万吨,同比增长28.65%;但毛利率则由2010年的44.51%下降到2011年的38.17%。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产品价格下滑。”东北证券分析师郭伟明指出,我国食用菌生产目前仍以中小农户为主,销售渠道主要是农贸批发市场,由代理商销售产品,导致生产企业没有定价权。以金针菇为例,在农户大棚菇集中上市的春节后至3月以及夏季的6月~8月,价格下滑尤其明显。
郭伟明认为,目前食用菌行业正由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竞争力强的企业将通过扩大规模、强化品牌和渠道谋求进一步扩张,而小型企业和农户生产者由于议价能力不强、产能不足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相关链接 “菇木真”代表啥意思?
黄清华解释说,“菇”字点明了公司的主业,未来公司肯定会努力向上下游去拓展发展空间,但不会脱离蘑菇这个主业;“木”字点明了产品的本源,因为蘑菇从木中来;“真”,万事以真为准绳,创造货真价实的产品、倡导真诚互信的商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