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6/21/09-47-19-75-8548.jpg)
6月20日上午8点,吃过早饭后,菇民吴金福来到位于庆元县城过境路南腾岗的香菇大棚给菌棒“治病”。只见他先将烂棒现象严重的菌棒搬离大棚,然后对局部出现烂棒的,把腐烂物挖掉,再割开袋子用2%的石灰水进行清洗。“这多亏了‘党员服务队’及时开出‘药方’,要不然损失更大了。”吴金福说。
从17日开始,庆元县持续普降大雨,加上菇棚内通风不好,这种高湿闷热的环境,极易导致菇棚内菌棒菌丝生长活力减弱,甚至死亡。此外,出现烂棒现象,菌棒还容易被杂菌侵害。
前天,吴金福在巡查时发现,已有5000多段菌棒出现不同程度的烂棒现象,于是赶紧打电话向县食用菌管理局求助。
毛可荣是县食用菌管理局“党员服务队”成员之一,多年来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作。接到电话后,他冒雨来到吴金福的菇棚查看情况。“这跟大棚里不通风有关,你先别急,我再仔细帮你检查一下其他菌棒。”
“地面要经常喷洒一些生石灰粉,可以缓解此类病害发生;要马上将烂棒及时搬离;有局部腐烂的,先挖掉腐烂部分,再用2%的石灰水或饱和的盐水进行清洗……”20分钟后,查看了近5000段菌棒的毛可荣开出了具体药方。
昨天上午9点,毛可荣又电话回访了吴金福的菌棒受灾情况,并提醒他要多留意菇棚通气情况,以防再次发生烂棒现象。上午10点,吴金福有序对受损菌棒进行有效处理,使损失大大降低。
为防止出现此类情况,县食用菌管理局“党员服务队”已通过农民信箱、短信等方式,向20多个街道、乡镇的农技员以及部分菇农发出了“香菇菌棒汛后管理及安全越夏管理”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