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坚持以扩张规模种植基地为基础,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关键,以健全完善营销体系为保障,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等措施,全面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体系。先后荣获全国十大食用菌主产基地市、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市、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先进市、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完成了由食用菌“生产大市”向“产业强市”的转变。
加大政策扶持。设立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顾问团,聘请知名专家编制《食用菌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2007年以来每年争取各类金融机构专项贷款1亿多元,用于促进食用菌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实施标准化建设,并由市财政对建设贷款进行贴息。
扩张规模种植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积极推行连片种植和适度规模发展,全市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26处,规模菇棚1.8万个。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和农户,大力发展层架式菇棚、林下大拱棚、庭院栽培等投资小、见效快的节地型食用菌种植,发展食用菌专业村112个、专业户1.1万户,种植户人均收入9600元。目前,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86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2万吨,产值11亿元,品种涉及双孢菇、褐菇等20个名优品种。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基地积极申报三品认证、GAP认证和HACCP认证,1个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5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培大做强龙头企业。坚持把规模发展、骨干带动作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来实施,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政府挂牌保护、实施技能改造等措施,重点培植了华源食品公司、常生源菌业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食用菌“航母群”。立足大批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关联度,以及邹城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针对性地在长三角、珠三角开展食用菌产业对外推介和集中招商活动。集盛食品、友和菌业、利马菌业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邹城,其中集盛食品建设了亚洲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绿山源食用菌公司建成了省内第一家智能化、工厂化生产白灵菇的基地,友和菌业公司投资1.2亿建成的智能化、标准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达到了省内第一、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全市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及合作组织达到46家,其中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加工企业17家。
健全完善营销体系。支持企业引进开发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其中普泰贝尔菌业公司开发生产的褐菇,一年种9茬菇,每平方米年产鲜菇260公斤,产品顺利通过了日本官方数百项食品安全检测,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成为日本最大的伞类菌菇鲜品供货商之一。大力实施鲜品、干品、加工品同步发展战略,鼓励引导各类经营实体开展保鲜菇、罐头菇、盐渍菇、菇酱菜等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坚持把食用菌集中配送作为开拓和巩固周边市场的重要举措,其中华源食品公司与银座购物超市签订了产销协议,每天向济南总部发送鲜菇,再通过超市内部网络配送到山东省各地。积极开辟国外市场,2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韩国、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万美元。开办了邹城食用菌网站,建立了产品营销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向菇农和交易者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菇农和交易者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努力实现食用菌生产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