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闽北一些县(市)食用菌生产,特别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迅猛,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应进行正确引导,否则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就笔者所在的顺昌县而言,该产业也存在原材料供应的问题。
据调研统计,顺昌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达46家,总投资近3亿元,年生产规模8000万袋,年产量为2.1万吨,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亿元。目前,顺昌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有: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粉等。杂木屑主要来源于该县和周边县(市),棉籽壳、玉米芯、麦皮、玉米粉为外省调入。根据所调研的加工企业提供的情况看,木屑使用量占10%,全县木屑的用量3200吨,其中杉木木屑用量1280吨,占总量的40%;杂木木屑1920吨,占总量的60%。当地木材加工厂下脚料768吨,占总量的40%。燃料木材用量每袋菇筒平均0.03斤,全县用量1200吨。板皮、竹头等竹木加工下脚料600吨,占其中50%,枝桠材600吨,占50%。综上所述,目前全县工厂化食用菌栽培企业,杂木木屑年消耗1920吨,燃料枝桠材600吨,合计2520吨,一般杂木木屑的水分按20%来计算,相当于森林蓄积量3780立方米,消耗的森林资源与保护生态阔叶林矛盾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林业部门要认真制定速丰产林种植规划,加大培植速丰产林的力度。积极引导食用菌企业与农户开展股份制造林,建立工业原料林基地,选择生物量大的速生树种如杨树、光皮桦等。发展种植菌草,切实落实省上有关扶持发展种植菌草的政策,扩大菌草种植项目试点,对从事种植菌草的业主,从资金、用地、菌草设施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多使用菌草,尽可能减少杂木屑用量,促进菌草生产。另外,还可以鼓励农民订单种植玉米。农户可和食用菌企业签订协议,既能确保食用菌企业购买玉米和玉米芯,又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