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这些小菌棒,里面可有大文章呢!从菌种到制棒,再到国内的市场销售和产品深加工,还有国外的贸易出口,每个环节都疏忽不得。”池上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李洪辉颇有几分自豪的介绍着自己的食用菌。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始终以壮大发展生态产业为抓手,以土地流转为平台,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步伐,壮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池上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池上镇池埠、代家等村。这些村位于池上镇李家片区,生态良好,水源充足,多林木,为菌棒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原料。池上食用菌生产基地由桔缘食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池上供销合作社,坚持“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流转土地80余亩,在原有池埠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投资近400万元在代家村新建大棚15个,总面积超过7500平方米。加上池埠村已有的规模超过8000平方米的8个大棚,整个生产基地规模将位列全市三甲,实现年均出口韩国的菌棒达100万棒,发展建成标准化、工厂化的菌类生产基地。目前,池上食用菌生产基地已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基地建成后,如何在稳固了菌棒国内外分段生产、产品就地外销模式的基础上,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提高食用菌经济附加值成了又一难题。为此公司与合作社不断进行市场调研,潜心钻研,多方聘请技术指导,最终将突破口放在菌类精深加工上。菌类精深加工前景广阔,经研究发现,仅香菇这一种菌类,经过深加工便可以研制出诸如香菇酱油、香菇酱等28种产品,其他食用菌也可以制成菌粉、干品、腌渍品、药品等,一经投入生产销售,将极大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现已投资20万元改造生产车间、引进加工设备,投产后不仅可以将食用菌以更加方便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更为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农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将技术推广入户,才能真正提高菌棒产量,也才能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增收致富。下一步,池上食用菌生产基地将发展紫峪等村进行食用菌养殖,与池埠、代家等村形成“连成片、成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大力度对村、个人提供技术支持和设施帮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产量。此外,基地还开拓思路,立足池上镇的生态优势,结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林下出菇”,集养殖、采摘于一体,真正将小菌棒做成富民强镇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