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7/27/10-23-52-66-8548.jpg)
王建功(右)在田头教村民栽培桑木耳。
采访手记: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年的快速发展,旺财超市终于成为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欣喜之余,更多感谢的是众多农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弟兄,三年多来,是他们与旺财风雨同舟,共同成长。
三年多来,他们见证了旺财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同样,旺财也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们的创业过程,今日开始,旺财就把他们的创业经历,以及与旺财的不解之缘写下来,共同勉励,共同进步。
再见王建功,他已是淳安县响当当的农村创业明星。
三年前,王建功夫妇前来旺财参加小型农展会,吆喝着自己精心培育出的桑木耳。杭州的大妈大婶们还不知桑木耳为何物,她们更倾心于丽水或东北来的黑木耳。
其实桑木耳就是黑木耳,只是它是利用废弃的桑枝条培育出来的,比起袋料黑木耳品质更优。当时,在杭州做木匠师傅的王建功,听说家乡威坪镇可以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短小精悍的他脑子一转:“这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
说干就干,回到家乡后,王建功成立了淳安千岛湖桑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领着乡亲们一起栽培桑木耳,第一年就栽培了5万袋,产出优质桑木耳3800公斤。
又肥又厚的桑木耳栽培很成功,王建功逢人就推销自己的产品,他总是一脸憨厚,告诉别人,他的桑木耳可以烧着吃、煮着吃,凉拌更好吃。
两三年发展下来,王建功的合作社销售收入每年总在二三十万元间徘徊,销售渠道成了制约他做大做强的最大瓶颈。
2008年12月26日,旺财超市第一家实体店——杭报店开张,王建功成了旺财超市的首批供应商。每回旺财超市要货,王建功都是亲自背着麻袋送上门,有时整麻袋的桑木耳比他人的体积还大,搬运起来还是挺吃力的,但他总是一脸憨笑说,不辛苦!
桑木耳自从进了旺财超市后,随着版面宣传的推广,使杭州很多市民知道了桑木耳,桑木耳在旺财超市的销售也是逐年翻番,很多单位都选择了桑木耳礼盒作为会议纪念品,或是春节给职工发福利。
2011年,王建功合作社栽培的桑木耳产量达到了6万公斤,年销售收入达920万元,比三年前整整高出了30多倍。
在王建功带动下,昔日只能烂在地里的桑枝条,如今在淳安县已成为一大致富宝贝,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的桑木耳更是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新兴产业,据统计,淳安全县每年栽培桑木耳的产值已达1.5亿元。
王建功成农村的创业明星,甚至中央电视台也慕名前来采访拍摄,面对镜头,他黑黝黝的脸上还是一脸憨笑,“这多亏了旺财超市的帮忙,让我的‘桑都’牌桑木耳成了杭州一大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