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8/20/09-13-58-49-8548.jpg)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8/20/09-14-14-75-8548.jpg)
燃灯古塔倒映在千年大运河上,在古老而年轻的交融中,娓娓诉说着漕运的盛事与沧桑。在这片沃土秀水的京东大地通州,孕育丰盈了一种种千姿百态“通州蘑菇”,宛如“绿色健康使者”,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中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8月27日至30日,通州将举办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届时,将有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代表,各国食用菌方面的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及管理人员,共计600多名代表来到通州,一睹食用菌风采。
活动期间,通州区食用菌产业园将正式成立;进行非政府性学术论坛,主要议题包括种质资源及其多样性、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遗传与育种、病虫害防治与质量控制、产后加工与市场管理、营养与药用、菌种制作与栽培技术、菌根菌;组织与会代表观摩通州3处食用菌生产现场。
通州充满梦想之地。食用菌产业既是农业的重要品牌,也更是通州打造绿色、宜居“魅力水城”的重要生态资源。
近年来,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节奏,通州还着力打造了一批符合新城发展方向的文化商务休闲产业项目,为市民提供了绿色、生态、丰富的高品质生活。
目前,除食用菌产业休闲观光采摘外,通州着力打造了万亩大樱桃采摘、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滨河骑行大道、高尔夫球场、马术俱乐部,国内最大的爱犬乐园,北京唯一达国家A级标准的大型室外卡丁车场,京郊最大的熏衣草主题园,亚洲最大的青少年职业体验馆……等各种文化休闲产业项目,宛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热土上“遍地开花”。
不仅如此,通州还全力打造“国际活动之都”。今年以来,通州承办了皇家礼炮王者杯2012中国马球公开赛、2012年世界9球北京公开赛等一系列国际重要赛事,进一步提高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仅是高端商务汇集的繁忙景象,还将为市民提供绿色、生态、丰富的高品质生活。
古运河畔,千年塔影相伴。北京城市副中心,恰逢千载良机。千年运河带给通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驻足运河源头,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漕运文化气息,让人仿佛在“时空穿梭”中感悟历史的变迁。如今,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时尚气息浓厚,品位高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京东大地崛起。
北京城市副中心 国际活动之都
区域特色
一直以来,通州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科学促进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使其成为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如今通州区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京郊食用菌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林下养菌、设施食用菌和工厂化食用菌三大食用菌生产类型。
可喜的是,目前林下养菌生产面积已达1万亩,这也是通州区在全国率先开发应用平原地区林菌生产模式。据了解,自2003年起,通州区为提高平原地区速生林地的经济效益,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平原地区林菌生产模式的研创和示范应用。经过近年来不懈探索,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技术模式。同时,林菌生产技术还推广应用于京郊大兴、房山、平谷等区县和河北、河南等省区。林下养菌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食用菌种植模式之一。
全国率先开发平原林下养菌
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车间5万平方米,日产量80吨,占全市总产量的60%,居全市之首。众所周知,食用菌生产的技术瓶颈在于菌种的培养和生产,这也是多数菇农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通州区还组织协调成立以绿源永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恒达兴业菌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区域性香菇、白灵菇菌种菌棒供应中心,确保了全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2年来,通州先后引进资金3.6亿元,新建了各类食用菌公司和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全区食用菌产业。如今,通州共引进和示范推广了白灵菇、金针菇、双孢菇等十几个食用菌品种,全区年产各类食用菌6万吨以上,产值7亿元。产品除供应北京市场外,部分还远销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8月27日至30日,通州将举办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届时,将有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代表,各国食用菌方面的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及管理人员,共计600多名代表来到通州,一睹食用菌风采。
活动期间,通州区食用菌产业园将正式成立;进行非政府性学术论坛,主要议题包括种质资源及其多样性、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遗传与育种、病虫害防治与质量控制、产后加工与市场管理、营养与药用、菌种制作与栽培技术、菌根菌;组织与会代表观摩通州3处食用菌生产现场。
通州充满梦想之地。食用菌产业既是农业的重要品牌,也更是通州打造绿色、宜居“魅力水城”的重要生态资源。
近年来,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节奏,通州还着力打造了一批符合新城发展方向的文化商务休闲产业项目,为市民提供了绿色、生态、丰富的高品质生活。
目前,除食用菌产业休闲观光采摘外,通州着力打造了万亩大樱桃采摘、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滨河骑行大道、高尔夫球场、马术俱乐部,国内最大的爱犬乐园,北京唯一达国家A级标准的大型室外卡丁车场,京郊最大的熏衣草主题园,亚洲最大的青少年职业体验馆……等各种文化休闲产业项目,宛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热土上“遍地开花”。
不仅如此,通州还全力打造“国际活动之都”。今年以来,通州承办了皇家礼炮王者杯2012中国马球公开赛、2012年世界9球北京公开赛等一系列国际重要赛事,进一步提高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仅是高端商务汇集的繁忙景象,还将为市民提供绿色、生态、丰富的高品质生活。
古运河畔,千年塔影相伴。北京城市副中心,恰逢千载良机。千年运河带给通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驻足运河源头,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漕运文化气息,让人仿佛在“时空穿梭”中感悟历史的变迁。如今,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时尚气息浓厚,品位高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京东大地崛起。
北京城市副中心 国际活动之都
区域特色
一直以来,通州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科学促进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使其成为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如今通州区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京郊食用菌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林下养菌、设施食用菌和工厂化食用菌三大食用菌生产类型。
可喜的是,目前林下养菌生产面积已达1万亩,这也是通州区在全国率先开发应用平原地区林菌生产模式。据了解,自2003年起,通州区为提高平原地区速生林地的经济效益,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平原地区林菌生产模式的研创和示范应用。经过近年来不懈探索,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技术模式。同时,林菌生产技术还推广应用于京郊大兴、房山、平谷等区县和河北、河南等省区。林下养菌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食用菌种植模式之一。
全国率先开发平原林下养菌
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车间5万平方米,日产量80吨,占全市总产量的60%,居全市之首。众所周知,食用菌生产的技术瓶颈在于菌种的培养和生产,这也是多数菇农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通州区还组织协调成立以绿源永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恒达兴业菌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区域性香菇、白灵菇菌种菌棒供应中心,确保了全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2年来,通州先后引进资金3.6亿元,新建了各类食用菌公司和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全区食用菌产业。如今,通州共引进和示范推广了白灵菇、金针菇、双孢菇等十几个食用菌品种,全区年产各类食用菌6万吨以上,产值7亿元。产品除供应北京市场外,部分还远销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