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小草菇即将作为第18届国际食用菌大会专用礼品,这是公司依靠科技以规模和品质取胜市场的结果”。日前,记者在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董事长、“草菇大王”姜建新难掩心中的喜悦。
年近六旬的姜建新,1972年高中毕业后,先后做过船工、乡办厂工人和个体小商贩,养过猪,饲养过地鳖虫,种过青菜、茭白,育过河蚌……但失败总是接踵而至。1979年,姜建新瞄上了种植食用菌这一家庭副业,在自留地种植平菇。第一年,他有了上千元的收入;到了1985年,已拥有十几万元的资本。
1996年,姜建新把目光聚焦在食用菌的广阔市场上,创办了丹阳市第一家民营农业龙头企业——江南食用菌有限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姜建新的公司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名员工,近650间标准化温室菇房,150多间智能控制冷库式金针菇生产车间,数千万固定资产,年产5000吨成品食用菌的规模型现代化食用菌专业研发生产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菇生产基地。姜建新带领一帮农民兄弟,奇迹般地打造出了一个全国食用菌行业中的优秀龙头企业。
姜建新富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食用菌合作社的一名支部书记,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企业家的党员情怀。姜建新常说,“我是农民,是从小苦过来的人。过去,我没本事,现在我有能力了,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民,让他们提高收入,过上好日子。”
村里农村电网改造,他投入了7万元;村间田头修路,他先后捐出10多万元;村里要安装有线电视网络,乡里要修水渠,甚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困难了,他都慷慨解囊,而且每年他都要资助几名贫困学生。
近年来,姜建新还带动了周边3000多农户种植食用菌。为帮助农民致富,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姜建新郑重承诺——凡是公司带动起来的菇农,产出的菇类产品销售困难时,公司按保护价回收,并在合同内明确。周全、便捷的服务,解除了广大菇农的后顾之忧。如今,食用菌在丹阳市已形成产业,种植户每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菇农年创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