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洞里培土通风的村民李小凤告诉记者,由于是在山洞栽植,气温适宜,双孢菇生长期长,产量高,一斤双孢菇可卖8元,一个洞一年下来赚个五六万元不成问题,全村有14条这样的山洞,年可增加农民收入80多万元。
马渠村是武安西部山区典型的“地下无矿产、地上无资源”的落后村,全村380多口人,人均不足半亩耕地。几年前,乡亲们渴望脱贫的眼神一下子盯在了这片荒凉了多年的“洞天福地”上。2008年,村班子成员经过近一个月的市场考察,决定引导村民栽植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种植技术简单的双孢菇。说干就干,经过一个月实地栽植技术培训和悉心培育管理,当年乡亲们就收获了种植双孢菇的“第一桶金”,全村增收30多万元,产品销往太原、石家庄、郑州等大中城市,并成为北京奥运会专供食用菌。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尝到甜头的乡亲们干劲大增,把所有山洞都种上了双孢菇,从单层地上栽植到搭建起四层架子多层面培育,技术水平也节节升高,既节省空间又扩大了规模。如今,这里双孢菇种植面积逾2万多平方米,居全省之首,带动周边武安长亭、涉县木井等5个村1000多口人走上了致富路。
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尝到甜头的乡亲们干劲大增,把所有山洞都种上了双孢菇,从单层地上栽植到搭建起四层架子多层面培育,技术水平也节节升高,既节省空间又扩大了规模。如今,这里双孢菇种植面积逾2万多平方米,居全省之首,带动周边武安长亭、涉县木井等5个村1000多口人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