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保持庆元的食用菌优势,打响庆元香菇的品牌,就势必对香菇市场进行更新换代。”香菇市场经营大户夏富根,一语道出了对新建香菇市场的期待。
日前,记者走进香菇市场。恰逢交易高峰期,一进一出两辆大货车相遇,立即将整个大门堵得水泄不通。市场内光线暗淡,陈旧的墙面和地面,锈迹斑斑的设施,已难见昔日“庆元香菇城”的辉煌。
由于香菇市场两边高中间低,每逢下雨天,香菇受湿受潮的现象频频发生。说起这,经营户练政财一脸抱怨。上半年雨水多,市场内大部分经营户受损严重,受潮后的香菇价格每斤从40、50元跌到10、20元。由于条件简陋,客商来市场考察时对食品卫生等方面存在顾虑,不少客户因此流失,这让经营户们颇为遗憾。
香菇市场主任周顺林说,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香菇市场经营内容发展到各式各样的食用菌农副产品、筒袋,运输工具也从最初的板车、扁担,变成大卡车,目前每日光单品运输量已经上万斤,香菇市场已满足不了当前发展需求。“庆元香菇市场已有20多年的历史,许多硬件设施已经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建立新的香菇市场,迫在眉睫!”
2011年6月10日,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兴合集团与庆元签订联合打造开发中国(庆元)香菇市场迁建与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框架协议。按协议约定,今后3至4年,“中农发”、兴合集团斥资7亿元以上,将中国(庆元)香菇市场迁建与物流中心建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交易额最高、设备设施最先进的干、鲜香菇(食用菌)交易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
香菇市场新址,位于五都公路沿线的田地上。这里,即将成为集信息发布、旅游集散、香菇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商贸城和物流集散地,带动该区域的整体发展……
回忆起项目前期,松源街道五一村村支书吴理元说:“如果这个香菇市场建在这,势必大幅带动经济发展。当时,90%的五都老百姓都支持争取这个项目到五都来。”
“那时我刚上任,听说有这个项目,五一、五二、五三、五四四个村的村干部一起,前后三次到县政府请求把这个项目落户到五都。当县里宣布新香菇市场落户五都时,村民和村干部们都特别开心。”一旁的五二村村支书叶明文说。
随后,叶明文带着记者来到位于五都公路旁的香菇市场迁建新址。“新香菇市场建立后,将会成为这一区域的核心地带。由于五都刚好处于庆元老城区和屏都新区的中心地带,一旦发展起来,前景将非常美好。”
在附近的菜地里,一位被晒得黝黑的农民正痴痴地看着自己种的菜。他叫刘加勤,是五二村的“种菜状元”,在此租种了8、9亩菜地。眼看着不久后菜地就要变成工地,刘加勤有些不舍,但为了支持项目,他还是决定舍弃小我利益。“这个项目好,我们全家都非常支持。等以后市场建好了,发展起来了,我们做什么不行啊!”
“香菇市场迁建是庆元的大事,需要全县上下的支持。当前,项目最大的困难还是政策处理问题,个别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进展。”项目业主县国资公司经理叶飞说。自项目实施以来,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和松源街道干部夜以继日地走村入户做工作,目前已完成80%以上的田地丈量,这得益于大部分当地群众为了大局舍弃小我,积极配合项目建设的奉献精神。“新香菇市场建成必将加快我县食用菌转型升级,推进我县由‘香菇大县’向‘食用菌强县’转变,进一步巩固食用菌行业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