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9/03/09-09-23-30-8548.jpg)
新采的牛肝菌黄嫩可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四月野菜九月蘑”,昆嵛山的野味集市转眼进入了蘑菇季。从8月底开始,在烟台市龙泉镇东殿后村村口的公路旁,当地村民们就已经支起了蘑菇摊。10元/斤的牛肝菌、30元/斤的扎莴和松蘑等,都受到游客的青睐。据介绍,昆嵛山的野蘑菇眼下已进入采摘季,当地村民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进山采蘑,一天下来,好的话能收获二三十斤,一天收入数百元。另外,昆嵛山的野蘑菇不但被当地村民当成特产卖,而且是当地酒店的美食招牌。
昆嵛山景区路口村民卖起野蘑菇
“这是野蘑菇吗,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黄嫩黄嫩的,好想咬一口!”“你小时候看过《大盗贼》没?这个很像左培尔喝的汤里的可爱蘑菇呢!”龙泉镇东殿后村是通往昆嵛山景区的常用通道,在村口的一顶大阳伞下,三四名20岁左右的年轻游客围着一篮子黄蘑菇惊喜不已。
“这个啊,是牛肝菌,今天天没亮刚拾回来的。”一身浅蓝工装上衣的王玉芹裂嘴笑道,“10块钱1斤!”而在牛肝菌的旁边,还有两种外貌各异的野蘑菇,一种伞盘较牛肝菌稍大,伞面鲜红;另外一种伞面灰黄,蹭了一层绿色的苔藓。据王玉芹介绍,这两种蘑菇分别是松蘑和扎莴。
除了王玉芹,还有五六个村民支着蘑菇摊。不少从昆嵛山景区出来的游客,将车停在一边,过来选购蘑菇。
最贵一斤三十元卖给酒店有优惠
记者看了一下,牛肝菌是主打蘑菇,几乎都有售卖。而松蘑、扎莴、树蘑、小黄莴则数量较少,每种蘑菇最多出现在两个小摊上。孙模文的摊位紧靠着王玉芹的摊位,他告诉记者,牛肝菌的数量相对多,10元/斤。而扎莴和松蘑必须得大雨过后才生得出来,是个“稀罕物”,价钱都在30元/斤左右。
由于东殿后村通往昆嵛山风景区,许多进山的游客都会从他们村前经过。“游客对咱村里无污染的野蘑菇感兴趣,这不,我们就都去摘来卖。”王玉芹说,今年七夕过后,山里的野蘑菇陆续探出了头,她在8月31日上午采了30斤的牛肝菌,按照10元/斤的售价,单靠此项就能赚得300元钱。除此之外,卖给东殿后村里的酒店也是一种销售渠道,据孙模文介绍,酒店要的量大,但价格也相对低一些,“今天我卖了15斤牛肝菌给他们,算5元/斤。”
依托附近蘑菇园蘑菇宴成主打菜
昆嵛山的野蘑菇,不但被当地村民当成特产卖,还是当地酒店的美食招牌。距离村口三四百米外,是昆嵛山大酒店。酒店经理刘恒园告诉记者,依托昆嵛山这个大的蘑菇园,蘑菇宴一直是他们的一个主打菜系。
在酒店的菜谱上,记者注意到,蘑菇菜品售价不菲,比如,炒黄菇68元/份,炒黄土蘑88元/份,炒土蘑菇68元/份,炒扎莴88元/份。这些野蘑菇的成品菜都价格不菲,能有市场吗?对此,刘恒园说,每年秋季是野生菌类最丰富的季节,仅仅是八九月份,这些野生菌菜品带来的收入就能达到几十万元。
提醒:野蘑菇味虽美小心毒从口入
国家食药监局近日发布今年第2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提醒公众预防毒蘑菇中毒。
由于毒蘑菇所含的蕈毒素不能通过烹调、加工破坏,许多毒素还无法检测,目前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消费者不要采摘野蘑菇,对市场上出售的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不要采购、制作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夏末秋初是毒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监管部门要对有采摘习惯的农村地区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等方法,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