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09/12/10-02-55-94-8548.jpg)
金秋时节,走进中国食用菌之乡——承德平泉,空气中弥漫着菇香,一个个食用菌棚鳞次栉比,食用菌大棚内菇农们一派繁忙的景象。
地处燕山深处的平泉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主导产业,食用菌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平泉县成为华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乡”;形成近20万人口参与的食用菌产业集群,被列入“中国特色产业集群50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首批出口食用菌安全标准化示范区”;食用菌产品远销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
龙头企业带动菌民“摘金捧银”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青山绿水环绕的平泉培育了食用菌,同时,食用菌也成就了平泉“中国菌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说起种植食用菌,早在1985年平泉人已经在自家庭院里试种蘑菇。丰厚的收入,让一部分平泉农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创业”的成功和喜悦,也点燃了更多的平泉人内心创业激情,激发了他们致富的冲动,昔日贫瘠的庄稼田,如今变成了“金土地”。许多农户种上了食用菌如同种上了摇钱树,抱起菌棒,就如同抱起了“金娃娃”。小小的食用菌成就了菇农发财致富的梦想。
近年来,在“抓龙头就是拓市场,扶龙头就是扩基地”的工作思路引领下,平泉县食用菌发展迎来了新局面。森源、润隆、瀑河源、三棵树等食用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目前,全县已培育出食用菌龙头企业40余家,使菌农产出的鲜菇以“森源”、“润隆”、“瀑河源”等绿色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
走进平泉县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小蘑菇”也可以创出大市场。高树满,河北省平泉县卧龙镇一个普通的农民,最初他发现贫穷的小山村昼夜温差大,有丰富的刺槐等资源,非常适合蘑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和种植,于是他成了村里第一个种植食用菌的人。1996年,他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技术问题,第二年他几乎颗粒无收。在被广大菇农亲切的称为“菌业拓荒者,农民的贴心人”---平泉县食用菌研究会会长梁希才等专人进行指导后,从1998年起,他一发不可收,2万、4万,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随着发展,高树满意识到规模越大,效益越高。2001年,他第一个将出菇棚迁移到远离村舍的田间林地,建起了园区,为解决销售问题,他又投资35万元创建了瀑河源菇业有限公司,集制种、生产、加工、收储、销售为一体,延伸了产业链条2009年,高树满又新建保鲜库、加工车间,今年他在韩国开起了公司,把食用菌这个“小蘑菇”卖到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他的平泉县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拥有总资产达一千多万元。
走进平泉县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小蘑菇”也可以创出大市场。高树满,河北省平泉县卧龙镇一个普通的农民,最初他发现贫穷的小山村昼夜温差大,有丰富的刺槐等资源,非常适合蘑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和种植,于是他成了村里第一个种植食用菌的人。1996年,他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技术问题,第二年他几乎颗粒无收。在被广大菇农亲切的称为“菌业拓荒者,农民的贴心人”---平泉县食用菌研究会会长梁希才等专人进行指导后,从1998年起,他一发不可收,2万、4万,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随着发展,高树满意识到规模越大,效益越高。2001年,他第一个将出菇棚迁移到远离村舍的田间林地,建起了园区,为解决销售问题,他又投资35万元创建了瀑河源菇业有限公司,集制种、生产、加工、收储、销售为一体,延伸了产业链条2009年,高树满又新建保鲜库、加工车间,今年他在韩国开起了公司,把食用菌这个“小蘑菇”卖到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他的平泉县瀑河源食品有限公司拥有总资产达一千多万元。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像高树满这样的农民由最初创业到将其规模发展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仅仅是瀑河源一家公司。如今,食用菌生产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建成19个食用菌专业乡镇、100多个专业村、5万余农户,2012年发展食用菌3.2亿多盘(袋),预计鲜品产量达32万吨,产值经营额35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了食用菌产业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平泉县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菌产品集散地,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县”等称号,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如今的平泉人正在创造着“点菇成金”的神话,不仅让食用菌闻名中外,更让食用菌造福47万平泉人民。
整合资金支持产业做大做强
整合资金支持产业做大做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进程中,县委县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扶持食用菌发展方面的诸多文件。平泉县副县长胡维民主管农业,他向记者介绍说,首先引导农民认识食用菌,让大家知道食用菌产业的好处和前景,引导大家从事这个产业。其次为农民种植食用菌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先后注册成立了160多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同时县乡都设有食用菌办公室,形成一个整体网络,由大户带散户,合作社带农民,把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来。在资金扶持方面,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余万元,重点支持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对食用菌示范园区,县财政还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实行水、电、路配套。
另外一个就是直接补贴。农民搭建园区、建冷库都有与之相关的补贴,一百平方米以上可直接补助四万元,农民购置大型机械设备最高补贴补贴30%。县内食用菌生产企业研发的产品,每获得一个保健字批号可获得10万元的奖励支持,平泉县农户设施农业建设小额贷款担保,最高可贷款10万元。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一方面缓解了农民在资金上的压力,另一方面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态度和决心。平泉县有关方面为农民积极开拓食用菌销售渠道,目前,当地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食用菌价格形成中心。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购置原辅材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销售的标准化生产新机制,与菌农签订生产订单,以“最低保护价”给菌农一个保证,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种食用菌踏实了,积极性相对也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