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家户户忙着生产黑木耳菌菇段时,庆元县荷地镇菇农陈明发看着腐烂的菌菇段却慌了神。在同村菇农的提醒下,陈明发拨通了食用菌技术帮助专线6124463。不久,两名技术人员赶到了菇棚,经过诊断,是菌菇棒灭菌不彻底导致烂棒,随即开出方子。
“要不是‘菇棚医生’及时赶到,菌菇棒就要烂光了。”陈明发感激地说。
刚给陈明发开出“诊单”,技术人员又匆忙赶到另一位菇农吴世东家里。吴世东是荷地镇食用菌生产示范户,同时负责集中菇农反馈的问题。技术员们每次到荷地,总要到吴世东家里转转,了解收集到的问题。
“菌棒生产、材料选购这些方面,我们从来都不担心,只要一个电话,‘菇棚医生’肯定立马赶到。”吴世东如是评价食用菌管理局的技术员。他告诉记者,每年一到食用菌生产季节,这些“医生”总会不定时给菇农们打电话询问情况,不管菇农有任何疑问,他们总是能第一时间给出解决的办法,帮助菇农减少了许多损失。
他们口中的“菇棚医生”,就是食用菌技术服务专线的专职食用菌技术员。这支由县食用菌管理局组织的队伍,除了为菇农提供服务、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外,还引导当地农民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重点推广食用菌技术和主导品种。
“我们会在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三个时期,分阶段下乡对菇农进行指导。”据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站长毛可荣介绍,为推广食用菌技术,实现标准、规范化生产,科技员们常常是一个电话就往棚里钻。只要菇农有需要,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