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木黄镇盘龙村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们今年尝到了丰收的滋味,已采摘的12万斤香菇均以5元一斤的价格被重庆客商收购。
今年,盘龙村14个村民筹集资金70多万元,加上县政府30多万元的补助,发展起30万棒食用菌。食用菌种植经验丰富的王友明结合印江实际,采取半埋式的食用菌栽种新技术,保证了产量与品质。
王友明介绍,按照每斤香菇5元的价格计算,今年14个村民发展的30万棒食用菌纯收入可望超过100万元。每亩食用菌的收入在3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地。
盘龙村响水组村民王朝俊投入资金5万元入股,他估计收入超过5万元没问题。加上王朝俊夫妇俩在食用菌基地的务工收入,今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下一年,就算是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我们也一定能将产业发展壮大起来。”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王友明充满信心。他们计划,明年在周边村寨发展1000亩左右食用菌,带动500户左右群众,实现技术指导、专业种植、市场拓展相对独立的流程化生产。
自2011年推广发展食用菌以来,印江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新技术。今年,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8个乡镇发展了1500余万棒食用菌,并对群众发展食用菌进行补助。还积极进行品牌打造,“梵净蘑菇”品牌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认证。据了解,下一步,印江将采取“总公司+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倒金字塔模式,引进食用菌加工企业,对食用菌发展的技术、加工及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产业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