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苹果香,树下蘑菇鲜。记者10月9日在北京昌平区昆利果园看到,一棵棵苹果树下支起了一个个小帐篷,撩开帷帐,看见里面长满了香菇,煞是喜人。
据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指导下,昌平区开展了果、菌套种示范观光采摘生产模式研究,获得成功,开辟了一条增收新路,目前在京郊尚无先例。今年入秋以来,他们利用苹果树叶遮阴,加盖小拱棚保湿,地栽已经发好菌的菌棒,仅用一周时间就在苹果树下生长出第一茬儿香菇,连续出菇时间可持续至10月底。入冬后浇上冻水、盖上土,到第二年春天苹果开花时还能出一茬儿菇,可以让游客摘苹果、赏花与采香菇同时进行。出完菇的菌棒粉碎后直接施入土中作为苹果树的有机肥料,一举多得。
据测算,每亩果园可栽种菌棒2000个,每个菌棒最低可产香菇0.5公斤,按照采摘每公斤40元计算,除去成本每亩香菇纯收益达3.3万余元,加上苹果收入,一亩果园收入可达10万元。据悉,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计划在全区1万亩优质果园中推广此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