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到 2012年,陵川县有200余名大学生陆续走上岗位的“村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积极帮助群众转变发展观念,致力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庄户人家产业转型的生力军。
山区群众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如何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窠臼,帮农民转入新型农业产业,成为“村官”们共同琢磨的课题。杨庄村大学生“村官”秦艳伟正是这群带头人中的一个,经多方考察,他确定上马黄背木耳养殖项目。“陵川的气候昼夜温差大,最适合搞食用菌养殖。”秦艳伟说。由于群众有顾虑,秦艳伟决定证明给大家看。他自己率先在村上建起第一栋黄背木耳养殖大棚。自从有了大棚,他天天蹲守在那里,量温度、控湿度,足孕的妻子眼看就要临盆,他也无暇顾及。就在第一茬木耳喜获丰收时,妻子却因难产永远离开了他。终身的伤痛在年轻的心田里发酵成黄背木耳可观收益和乡亲们对他的信任,纷纷主动要求参与生产。现在,杨庄村食用菌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他的“绿金子”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带动该村和邻村建起40余栋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