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10/15/10-40-41-17-8548.jpg)
我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地处闽、浙、赣三省结合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气候适宜中低温型食用菌如黑木耳、香菇的生长。我县林木资源丰富,为生产食用菌保证了原材料供给。我县规模生产食用菌已有20多年的历史,菇农们有着丰富的食用菌生产经验,这些都成为我县规模化生产食用菌的有利条件。据了解,全县19个乡镇(街道)除南浦、河滨,其他乡镇均有生产食用菌。
食用菌作为我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县农业局食用菌办公室加强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对通过省农业厅组织的食用菌菌种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考核,才给予发放《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目前,我县有6家菌种生产农户,其中城西2家,富岭圳边村4家。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还不断深入食用菌主产区,积极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就原辅材料选用、菌筒培养、刺孔、排场、催菇、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控制与菇农作了详细具体的交流。截止目前,已集中培训7场次,现场技术指导12场次,发放相关材料530多份,及时纠正菇农生产中不妥当的操作方法20余次。
“农户分散生产经营食用菌,效益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低,”黄茂富说。截止目前,我县已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6家,“合作社的成立,菇农间可以统一调配食用菌生产资源,进行集约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沟通,增强菇农的抵抗市场、自然风险能力。” 黄茂富说,我县有些代料黑木耳主产区还以股份制的生产方式聘请浙江龙泉、丽水等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代料黑木耳生产,以提高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