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早上,阳平镇西常村路边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农用三轮车、家用三轮摩托、手推独轮车排成了长龙,满载着一筐筐香菇在路边市场销售。蒙蒙细雨中,香菇市场越发显得火热。
“你看我这香菇,是二茬香菇,香菇个大,一个赛一个,肉厚,菇伞厚度近一厘米。我这车二十筐,五六百斤,全给你,价格你给稍微出高点。”“你这香菇确实不错,但今天天气不好,香菇量这么大,我最高价格就是五块。”小寨村的菇农正在和洛阳商户讲价。几经讨价还价,双方商量好了价格,过磅,算账,付款,菇农美滋滋地揣起了两三千元。他忙完告诉笔者:“今年我是第一次种植香菇,刚起步,搞了一万袋。技术上还不太完全掌握,香菇出得晚,没有赶上好价钱。可是也不错,卖了两茬,成本已经收回来了。下面几茬香菇卖的钱,就是利润了,总的来说,还不错!”说完,跃身跨上三轮车,急匆匆往家里赶。他种植的香菇正是管理照料的关键时期,丝毫不敢马虎。
在路边,笔者见到了西常村委会主任宋辛法。他种植香菇已有十多年了,是方圆几个乡镇的“专家能手”。近几年来,他专心琢磨反季节夏季香菇的种植。宋辛法说:“夏菇上市在夏季,只要有遮光的树林和充足的水分,就可以了,投资少,见效快!”宋辛法一语中的。当地多山沟,为夏季香菇发展提供了最佳温度,同时河流湿地林地充足,是夏季香菇最适宜的生态环境。今年西常村反季节种植香菇数量达到250万袋,高峰时期每天成交量100万斤,产值达800万元,吸引了浙江、福建、上海、西安、郑州、洛阳省内外商户20多家在西常收购,辐射西阎、焦村周边乡镇菇农前来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