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新干县麦斜镇河塘村,看到一个个大棚依次排开,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大棚里面是码放整齐的菌筒,大多数菌筒已长出零零星星的花菇。一旁的村民丁俊水用板车将一袋袋木屑拉到不远处的厂房。厂房里,8个村民2人一组,在给一袋袋木料接种茶树菇食用菌菌种。
据丁俊水介绍,这些木屑刚刚经过高温蒸煮,用来种植食用菌。正在忙碌的大婶吴江花说,这是村里的青年小伙吴顺喜创办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现在长出的花菇是今年第一茬,出菇周期可持续到明年4月份。
在吴江花的带领下,笔者见到吴顺喜时,他正在用培养基给茶树菇母种发酵,将母种育成批量的菌种后再生产花菇。
吴顺喜今年34岁,2010年2月在河塘村办起了一个40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基地面积达到300多亩,并成立了河塘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吴顺喜介绍说,他们种花菇的原材料,都是从村里以及周边收购来的木材废料,不仅成本低、原材料也有保证。
“如果木料好,一筒可产鲜菇四五两。”吴顺喜拿着一袋已长菇子的原料棒说,去年,他们做了30万筒,今年增加了5万筒,预计产量可达35万公斤以上,产值近300多万元。
河塘村曾经有过一段种植食用菌的历史,但因为技术、市场等因素,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有些种植户还亏了本。后来,他们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食用菌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吴顺喜满怀信心地说:“今年,我们村还吸引了来自浙江的5位客商前来投资,以后的效益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河塘村规模种植食用菌的农户现有10多户,辐射带动2000余人,仅食用菌一项,可为农户人均增收46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