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蘑菇“种”进车间里
10月8日,记者走进莘县朝城镇富邦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只见一片忙碌,天南地北前来采购的客户来了一拨又一拨,刚刚采摘的双孢菇4块钱一公斤。“我这菇房一年摘四茬菇,一年挣15万。”朝城镇三里营村的田晓峰兴奋地对记者说。
示范园内,一排排钢架结构、外覆白色保温材料的联动弧形菇房,好似工厂内标准化的生产车间。走进内外分为两室的菇房,外部嗡嗡作响的空调压缩机、空气含氧量显示仪、料温显示仪、菇房室温显示仪、空气湿度显示仪、料温湿度仪等等一大排仪表一目了然。“这些设备都是厂家按照咱们的要求,不断改进工艺生产的,菇房自动调温、调湿、通风,除了采菇、上料是人工操作外,其他过程全部智能化操作、自动化生产。”控温式菇房的发明者、园区基地创办者宋益胜介绍说。在示范园内,这种“可控式菇房”有100多座,不仅成为县内高端精准富民产业,而且辐射带动山西等周边省市种植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成为国内主要的双孢菇科研和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