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10/19/10-19-07-34-8548.jpg)
翟永辉夫妇俩在木耳种植地工作。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210/19/10-19-48-77-8548.jpg)
电闸一推,便可轻松浇灌木耳。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王丽梅是苇河林业局的一名普通职工,2009年林业局棚户区改造以前,他与爱人翟永辉一直住在山上林场的木屋里。在搬进新房之前,王丽梅一家的主要收入就是靠两口子的护林补助那一万块钱,其他经济来源也少的可怜。王丽梅介绍,苇河林业局林场职工种植黑木耳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从2000年开始,看见黑木耳种植商机的职工纷纷开荒拓地开始规模化种植黑木耳,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作为主要收入之外的额外收入的种植黑木耳一年也就多能填补家用2000来块钱,种植规模一直上不去,家家种植上也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
用王丽梅的话说,收入受限的主要原因就是种植黑木耳用水困难,而主因是电不给力。2009年,苇河林业局电网大规模升级改造以前,虽然电网已经架到了大山深处,但是由于线路半径长,供电质量不高,在基本上满足照明用电的情况下,其他生产用电根本无法保证。
由于收入低,像王丽梅家一样的林区职工在家庭用电上花费上每个月都算计着使,更别说靠电气化来发展木耳产业,实现致富了。
2009年苇河林业局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以来,哈尔滨苇河林业地区电业局也逐年加大对林区电网的改造升级力度。据苇河林业局局长周立祥介绍,仅2011年、2012年两年间,苇河林业地区电业局就投入600余万元为林区改造线路46.37千米,更换老旧变压器30台。电网逐渐坚强,用电质量有了保障,而像王丽梅一家人一样的苇河林业局的4万多名林场职工又开始了着手了致富梦。
用王丽梅的话说,收入受限的主要原因就是种植黑木耳用水困难,而主因是电不给力。2009年,苇河林业局电网大规模升级改造以前,虽然电网已经架到了大山深处,但是由于线路半径长,供电质量不高,在基本上满足照明用电的情况下,其他生产用电根本无法保证。
由于收入低,像王丽梅家一样的林区职工在家庭用电上花费上每个月都算计着使,更别说靠电气化来发展木耳产业,实现致富了。
2009年苇河林业局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以来,哈尔滨苇河林业地区电业局也逐年加大对林区电网的改造升级力度。据苇河林业局局长周立祥介绍,仅2011年、2012年两年间,苇河林业地区电业局就投入600余万元为林区改造线路46.37千米,更换老旧变压器30台。电网逐渐坚强,用电质量有了保障,而像王丽梅一家人一样的苇河林业局的4万多名林场职工又开始了着手了致富梦。
王丽梅的丈夫翟永辉今年53岁,原来是林场里的一名电工,2009年,林区电网升级改造大规模开始后,在看到了黑木耳产业的巨大商机后,两口子毅然决定内退,下山种起了黑木耳。
翟永辉自己算了这样一个账:一袋春木耳菌的成本是1元钱,一代秋木耳菌的成本是0.6元钱,平均一袋成本为0.8元钱,而一袋木耳菌能产干木耳0.1斤,按照王丽梅家一年8万袋、8千斤的产量,按照市价35元一斤来算,一年毛收入能达到28万元,扣除成本还能剩21.6万元。
“现在种植黑木耳全部实现了电气化,只要一推闸,浇灌设备全部启动,用不上半个小时,两垧多地的黑木耳就能浇灌一遍。”翟永辉高兴地说,收入高了,心情自然好了,家里的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
翟永辉种植黑木耳的规模在苇河林业局属于中等,最大的种植户规模在10万袋以上。翟永辉说,有机会还想把自己的木耳种植产业扩大。
“现在家里有了电脑,我接下来也想借鉴南方种植户的销售模式搞点网上销售,来扩大自己的销售聚到。”翟永辉兴奋地说。
翟永辉自己算了这样一个账:一袋春木耳菌的成本是1元钱,一代秋木耳菌的成本是0.6元钱,平均一袋成本为0.8元钱,而一袋木耳菌能产干木耳0.1斤,按照王丽梅家一年8万袋、8千斤的产量,按照市价35元一斤来算,一年毛收入能达到28万元,扣除成本还能剩21.6万元。
“现在种植黑木耳全部实现了电气化,只要一推闸,浇灌设备全部启动,用不上半个小时,两垧多地的黑木耳就能浇灌一遍。”翟永辉高兴地说,收入高了,心情自然好了,家里的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
翟永辉种植黑木耳的规模在苇河林业局属于中等,最大的种植户规模在10万袋以上。翟永辉说,有机会还想把自己的木耳种植产业扩大。
“现在家里有了电脑,我接下来也想借鉴南方种植户的销售模式搞点网上销售,来扩大自己的销售聚到。”翟永辉兴奋地说。